
“我们现在做的小手包,主要工序是钉标、合片、上拉锁、翻包、打捆、装箱,活儿不累,干着自由,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正在缝纫机前上拉锁的牛颜颜说。
牛颜颜现年35岁,家住皇后乡辛庄村辛南组,一家7口人,三个孩子正在上小学,丈夫常年外出打工,家中的公公、婆婆身体又不好,上有老下有小,没法脱身外出挣钱。听说辛庄村里引进的箱包厂招工,闲置在家的她第一时间报了名,经过十来天的技术培训,掌握了缝纫机的操作使用,具备了上岗条件,立马被分配了工位。“现在一月能挣二千多元,既能照顾家里老小,还能照料田里收成,这心里可得劲。”牛颜颜满脸高兴地说。

“我们这个厂建在村里边,搁家没事的男女都能干,按件计酬,多做多赚,时间自由,算是给乡邻们找了一个致富门路。”箱包厂负责人高东凤介绍,生产加工的这些小手包,都是来料代加工,工人们按工序加工成品后,全部返给浙江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商,订单时时有,常年都有活干。
辛庄村箱包加工厂,是众多“小微企业”扎根乡村,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实现本地化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南召县皇后乡党委、政府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实事来抓,深入开展“人人持证 技能河南”职业技能培训,想尽办法引进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用工需求多、可持续经营的“小微企业”,主要从事服装、艾制品、电子元件、箱包饰品、包装礼盒等加工生产,实打实提供群众就业致富增收门路,有效解决了“务工”与“务农”、“钱袋”与“后代”兼顾的关系,成为建在群众家门口的“幸福工厂”。目前,该乡现有各类小微企业主体20余家,就近带动群众就业1000多人,年实现工资性收入3000万元。
(李祖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