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随地了解最新南阳
从地里的红薯变身餐桌上的粉条,最快需要多长时间?在社旗县朱集镇,聪明的农民朋友仅用三天时间,就把丰收的红薯搬进车间,打造成了炙手可热的纯手工粉条。社旗台王潇钰报道:
国庆前夕,秋雨刚停,社旗县朱集镇的农田里,随着拖拉机的来回穿梭,一垄垄红薯从泥土中翻滚而出,一个个体态饱满、颜色鲜艳,数十位村民动作娴熟地忙着去泥、分拣、装袋、运输,现场一派繁忙的情景。和大家一起走进地头的,还有社旗县副县长黄远芳,他是来自中国铁路通讯讯号股份有限公司的挂职干部,因长期热心直播助农,被当地农民称为“网红县长”。
社旗县副县长黄远芳:“今天秋高气爽,跟大家一块走进田间地头,体验体验我们农民丰收的喜悦。同时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社旗的“三粉”的原材料,主要就是这种红薯。红薯社旗及周边红薯种植,也有几十万亩,所以说我们的原材料非常丰富。”
村民刘书党种红薯有10多年的历史了,今年他流转了140亩土地,分别种植了西瓜红、商薯19两个品种。用他的话说,起垄、平栽、滴灌、选好种,红薯想不丰收都难。如今,刘书党家第一批60亩地30万斤红薯,有了机械作业助力,将化作7万斤淀粉、6万粉条,从田间地头走上市民的餐桌。
社旗县纯生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保存:“这是今年的新粉新红薯做的粉条,三天前他它还在地里长着,然后今天就变成了粉条,这也是我们今年第一批红薯做的粉条。看到今年的红薯是又大产量又高出粉率又高,真的很高兴打心眼里高兴,作为我们社旗县最大的传统粉条的加工企业,真的是每天每年都在盼着红薯大丰收。”
粉条、粉皮、粉面合称“三粉”,社旗“三粉”远近闻名,已有600多年的加工历史。红薯是加工“三粉”的主要原料。
在社旗县,上规模的“三粉”生产企业多达12家,仅社旗县纯原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就拥有5000亩红薯基地,年产值达8000万元,直接促成了从红薯到粉条的就地转化。朱保存:“现在我们的销售模式也在改变,也在增加,通过这两年我们电商这一块的发展电商直播,确实是销路都打开了,渠道也越来越多了,而且我们加工的水平配套设施也是逐步的完善,现在不需要等到冬天冷,现在是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做,而且是销路是也是越来越好。”
新鲜红薯从每年的6月份收获上市,交易一直能持续到第二年的5月才结束。社旗县今年的红薯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产品大部分提供给了当地的“三粉”企业。
社旗县副县长黄远芳:“9月14号到20号,我在北京参加兴农周活动,帮助社旗县销售农产品1200多万元,其中三粉就是其中一项,这是三粉正在组织发货中。”
来源: 南阳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