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张立军:行走在田野深处的“守望者”


记者 刘露

2025-07-01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他,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围绕粮食生产,在农业新技术应用、防灾减灾、公益农技服务等方面永葆“干”的作风;他,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用专业知识和辛勤汗水换取粮食丰产、农民增收。他就是33年来一直坚守在农技推广一线、镇平县政协委员、现任镇平县农技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的张立军。镇平台靳小宁、渠金海报道:

记者见到张立军时,他正在召集单位业务技术骨干针对秋作物结构调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耕地轮作等内容,从品种、耕地地力水平选择到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研判。镇平县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邹春雅:“张立军书记长期工作在农业一线,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行走在田间地头。由他带头,务实苦干转作风,队伍花架子少了,解决问题快了,服务效率质量也提升了。”

镇平县是产粮大县,粮食播种面积151万亩左右,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刻不容缓。近年来,干旱、高温、倒春寒、烂场雨等农业自然灾害频发,张立军及团队提出的一系列防灾减灾技术要点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使全县的小麦、玉米平均亩产量分别保持在400和470公斤以上。粮食单产始终保持稳定,略有增产,总产在10亿斤以上,巩固了产量大县的地位。镇平县侯集镇袁营村种粮大户 姜波:“我流转土地十来多年了,从当初的几十亩到目前的1000余亩,每次遇到技术难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张书记,电话一联系,他和农技中心的专家就及时赶到地里,详细询问管理情况,我感到种地很轻松,对种粮劲头更足了。”

近年来,为了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张立军和他的团队在全县范围内设置20个科技示范点,重点推广水肥一体化、新品种示范、标准化生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单产提升及耕地轮作等先进技术。其中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成效显著,2022年全市观摩推广会议在镇平县召开,粮食作物应用面积从最初的50余亩扩大至目前的10万余亩,为粮食生产防灾减灾、节水节肥、省工提供了强大支撑。镇平县贾宋黑龙庙村天顺农业合作社负责人 李占成:“六年前,张老师在我们这儿设立了科技示范点,目前,合作社(流转的)2400余亩土地全部铺设了微滴灌带,应用(上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带动周边种粮大户2万余亩应用该技术。现在我们都是按需(精准)浇水施肥,节约了水肥成本,提高了作物产量、提高了作物质量!”

张立军及其所带领的团队在农技推广工作中的做法和典型经验,6次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联播》《晚间新闻》等主要栏目报道,推广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做法,花生高产品种的引进推广被人民、光明、经济、河南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张立军:“我会和团队一起努力工作,拉近农技与农民的距离,让农业科技接地气、有底气,让乡亲们听得懂、乐意听,心贴心了解农民所急所盼,手把手传授农民所需所求,把科技兴农的种子撒播在乡野沃土!”

多年来,张立军始终坚持主动工作、勇于担当,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挑最重的担子,为镇平县粮食丰产丰收做着自己的贡献。镇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振华:“张立军同志是镇平县农业战线农业种植技术带头人,他带领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科技人员,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长期奔波在农业生产一线,积极服务三农,取得的成绩一直位居全市第一方阵,为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立志献身三农、建功立业,带了好头,树立了榜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