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5.67%


记者 刘露

2025-07-29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7月28日,记者从南阳市市政环卫服务中心获悉,我市以“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为引领,将垃圾分类作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用“绣花”般的耐心与巧思,精心“绣”出垃圾分类网络。目前,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5.67%,公共机构实现100%覆盖,垃圾分类从理念逐渐成为全民践行的新时尚。

党建引领,凝聚“绣花”合力 我市创新成立生活垃圾分类项目联合党委,由分管副市长任书记,高位统筹城管、住建、教育、机关事务等多部门力量,形成齐抓共管格局。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精准实施垃圾分类,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全市社区党支部书记及“两委”成员全员轮训,并联动志愿者协会、物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为基层治理注入专业力量,确保垃圾分类政策在“神经末梢”精准落地。

体系完善,织密“绣花”网络 2023年至今,我市以住建部标准为“指挥棒”,持续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链条体系。短短一年多,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实现跨越式提升——2024年,评分跃至70.1分,在全国111个中等城市排名第47位,跻身全国第二档。目前,我市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稳定在94%以上,参与度达93.5%;中心城区1523个小区中的1457个投放了垃圾分类设施,覆盖37.54万户居民,小区覆盖率达95.67%,全域覆盖格局基本形成。与此同时,餐厨垃圾治理精准发力,中心城区签约率达78.68%,公共机构达100%;设计日处理2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稳定运行,日均处理量约150吨。

创新赋能,激发“绣花”活力 我市持续创新垃圾分类宣传形式,点燃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热情。校园内,“小手拉大手”活动结合垃圾分类知识读本,播撒绿色种子;社会上,知识竞赛、达人演讲、短视频大赛等活动连年举办,打破宣传壁垒。特别是本地网红博主参与的科普短视频,全网播放量突破400万次,推动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同时,投资500余万元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为市民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空间,让“绿色低碳、文明分类”理念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一步,相关部门将进一步深化宣传、引导创新,加强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壮大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垃圾分类“五进”活动,提升居民参与度和准确率。同时,聚焦短板,健全机制压实责任,强化财政保障夯实硬件,强力推动“两网融合”,推进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体系建设,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