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开展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行为专项行动


记者 刘露

2025-09-05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9月4日,南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打击拒执及关联犯罪工作具体情况。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但被执行人恶意逃避、规避、抗拒执行的行为,损害胜诉当事人权益,侵蚀司法公信力。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8月1日,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在全市启动为期一年的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行为专项行动。通过强化联动、精准打击、综合施策,形成对拒执及关联犯罪的强大震慑,有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与社会公平正义。

市中级人民法院 强化协同联动 凝聚执法合力

2023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执行局已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执犯罪线索342条,涉及执行案件422件、犯罪嫌疑人365人,近3年以拒执罪判处58案76人,审结关联犯罪74件106人,其中32人获3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协同联动方面,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成立公检法联合工作专班,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统一证据标准与法律适用,已召开12次市级会商研判会,大幅提升案件移送、侦查、起诉、审判全流程质效。同时,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专项行动成效纳入执行考核,确保责任落实到人。此外,通过56场专题培训覆盖530余名干警,重点提升法律适用、证据固定等专业能力,强化拒执线索发现与案件移送质量。

在精准打击层面,市中级人民法院聚焦“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分类施策:对恶意转移隐匿财产、拒不报告财产、暴力抗法等“情节严重”行为,坚决移送侦查;对虚假诉讼抗执、暴力拒执及拒付赡养费、抚养费等“情节特别严重”行为,依法从重惩处;贯彻“宽严相济”政策,对29名判前主动履行者予以缓刑,对14名协助拒执案外人追究刑责。

为提升打击效能,市中级人民法院还推动多维度举措:执行条线对终本案件“回头看”,筛查信访集中案件;刑事条线开辟“绿色通道”,对事实清楚的案件从快审理、当庭宣判;借助媒体曝光失信名单、发布典型案例,组织被执行人旁听庭审;依托基层组织开展普法,公开举报渠道并奖励有效线索,拓宽线索来源,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市人民检察院 聚焦民生案件 提升办案质效

全市检察机关以“零容忍”态度推进拒执及关联犯罪检察履职,2023年以来,起诉后法院以拒执罪判处58案76人,判处关联犯罪案件74件106人,其中32人获3年以上有期徒刑,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

市人民检察院坚持“三个导向”强化责任担当:以政治建设为引领,将打击拒执犯罪纳入重点任务,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统筹多部门协同;以民生需求为导向,聚焦涉民生案件,依法从严从快办理;以法治思维为根基,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确保案件经得起检验。

在案件质量把控上,市人民检察院严把证据审查关,对32起重大疑难案件提前介入侦查,提出86条取证建议,纠正漏诉3人;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精准定性拒执行为,监督法院法律适用与量刑,对1起量刑不当案件抗诉成功;加强办案指导,对2起犯罪情节显著轻微案件依法决定不起诉,确保程序合规。

针对重点领域,市人民检察院分类施策形成震慑:加大对“情节严重”拒执行为的立案监督、批捕起诉力度,监督公安机关立案4件4人,批捕39件42人,公诉62件68人;同步打击妨害公务、非法处置查封财产、虚假诉讼等关联犯罪。同时,落实宽严相济政策,对民生案件快捕快诉,如淅川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刘某拒执案,追诉2名漏犯并促使被执行人支付30余万元赔偿,入选全省典型案例;对18名情节显著轻微者作相对不起诉,建议29名认罪悔罪者从轻量刑并获采纳。

下一步,市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化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的协作,提升办案质效;依托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平台完善协同机制;加大涉农民工工资、抚养费等案件办理力度;加强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源头减少拒执犯罪。

市公安局 规范立案审查 统一执行尺度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拒执案件高发,此类犯罪侵犯法律尊严、危害群众权益、影响社会稳定。2024年以来,我市公安机关受理拒执案件106起,立案侦办42起,为申请执行人追缴返还钱款1500余万元,以实际行动维护法律权威。

为破解拒执行为“违法成本低”“震慑不足”问题,市公安局以专项行动为抓手,从四方面发力——

规范立案审查,统一执法尺度。由法制部门统一审核法院移送线索,联合法检制定证据指引;移送前联合研判线索,符合条件的及时移送;明确“有能力执行”推定规则,被执行人高消费、购买大宗资产等需提供反证,否则推定具备执行能力。

提升侦查能力,破解调查难点。组织刑侦民警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强化业务素养;运用大数据分析、资金穿透、网络追踪等科技手段,提升隐匿财产发现、资金流向追踪、电子证据固定能力;将查明被执行人真实财产状况作为核心,针对财产代持、虚假交易、跨境转移等复杂情形深入调查,综合判断主观恶性。

健全协作机制,提升整体合力。定期召开公检法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疑难问题;侦办案件时邀请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确保取证合法;整合法院、金融、税务、不动产等多部门数据,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为侦查赋能。

加大宣传力度,震慑拒执犯罪。联合相关部门加强普法宣传,曝光拒执犯罪,引导社会树立“生效裁判必须履行”意识;通过典型案例发布、庭审直播等形成震慑;完善执行联动机制,推动构建“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社会协同”的综合治理格局。

此次为期一年的“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行为”专项行动,是我市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格局的关键举措,彰显了政法机关捍卫法律尊严、维护司法权威的决心。目前,公检法已形成“移送-侦查-起诉-审判”的顺畅链条,通过协同作战让拒执者无处遁形。我市政法机关将持续发挥协同优势,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不断优化打击机制,重点攻坚涉民生执行案件,让生效法律文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