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据安全”“如何保护好个人信息”“如何防范电信诈骗”……9月18日,我市举行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法治日活动,全市公安机关民警走进基层,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深入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引领市民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全力守好群众的“钱袋子”。
宣讲在身边
9月18日上午,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大厅内人头攒动,宛城区公安分局的民警们在网络安全咨询台前忙个不停,一边为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递上宣传资料,一边耐心解答着各类疑问。
“最近总接到自称贷款平台的陌生电话,说能给我提额,这是不是诈骗啊?”市民张女士拿着刚领到的宣传单,向民警道出了自己的困惑。民警当即结合典型案例详细讲解:“这类电话大多是诈骗分子的套路,他们先以‘低息高额’为诱饵,后续再以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骗钱,您千万别轻信!”在民警的细致讲解下,张女士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与此同时,在南阳师院,一场生动的网络安全讲座正在进行。来自我市公安机关的网络安全专家结合校园高发的刷单诈骗、冒充客服诈骗等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还通过互动问答形式,让同学们主动分享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原来朋友圈晒的机票、快递单也会泄露个人信息,以后可得注意遮挡关键信息了。”听完讲座,大二学生小李拿出手机,默默调整了朋友圈的隐私设置。
当天,这样的场景在我市各地不断上演。全市公安机关民警深入社区、企业、校园、乡村等基层一线,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单、举办讲座、播放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围绕群众关心的各种网络安全问题展开宣讲,用“零距离”的服务,将网络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筑牢“安全墙”
深入基层的宣传宣讲背后,是我市警方对网络安全工作的持续深耕。
全市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盯网络谣言、网络诈骗、黑客攻击、信息泄露等问题,扎实开展“净网”“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等系列专项行动,打源头、斩链条,共破获各类涉网案件54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6人,批评教育273人,有效遏制了网络违法犯罪高发态势。
网络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守护网络安全就是守护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全市警方把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严密“7×24”小时网上巡查管控,不断完善监测预警、风险通报、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全市全年未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以无声守护筑牢了网络空间“安全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