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 南阳先行】淅川:“人防+技防” 守护库区水质安全


记者 邱政朝

2025-11-03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随着丹江口水库水位持续攀升,库区生态环境和水质安全面临多重考验。淅川县从基层村镇到职能部门,各方力量迅速行动,通过“人防+技防”的立体防控模式,守护库区岸线整洁,筑牢水质安全防线。 

在淅川县上集镇贾沟村的库区岸边,护水队员正手持长柄夹清理垃圾。他们沿着岸线对库区周边的入库支流、库区死角进行重点排查,并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宣传,从源头上减少污染隐患。淅川县上集镇贾沟村党支部书记 贾江峰:“近期,水位迅速上涨,我们村干部和护水队员增加至20人,分成三班,加大库区巡查力度,加强库区环境管护工作,筑牢“安全墙”,全力做好库区水质安全保护工作。”

针对水位上涨后新淹没区域可能裹挟的垃圾和漂浮物,来自金河镇护水队伍则扩大清理范围,采取“脚步丈量、精准打捞”的方式,确保高水位下的环境管护工作不留死角,构筑起库区清洁防线。淅川县金河镇环保站站长 杜全锋:“我们组织护水队伍和社区人员对我们库区沿线的环境卫生进行了排查、清理,共出动人员50余人,清理垃圾20余吨。”

除了沿库区排查清理,淅川县还依托三级河长制体系,加密巡河频次、延长巡河时段,携智能设备开展全域巡查,构建起“空中无人机巡测、水面船只清漂、岸上机械作业”的高效联动机制。水面上,清漂船在调度下有序作业;岸线上,挖掘机等大型机械协同作战,形成了“机械为主、人工为辅、水岸协同”的环境整治新格局。淅川县水利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喻丰军:“为确保丹江口水库“三个安全”,淅川县组织县、乡、村三级河长,利用无人机、平板电脑等智能工具,全面排查库区漂浮物、库岸垃圾、库周地质灾害等。目前,淅川县已累计出动清漂人员4500余人次、护水员5000余人次、运输车300余台次、清漂船1000余船次,累计清理水面漂浮物2500余吨、岸滩垃圾3000余吨,有效保障了库区周边环境干净整洁。”

针对高水位下可能出现的底泥扰动、面源污染等问题,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淅川分局在重点水域现场取样,及时送交实验室进行精密分析,形成“现场快速筛查+实验室精确分析”的双重保障。监测人员乘船行至库区中心,在库心、入库河口、近岸三个点位,对表层、中层、底层水分别采样,标注清楚深度和坐标,用便携式检测仪现场快速检测水温、pH值、溶解氧等基础指标,这些检测数据实时接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监管平台,以便于通过智慧化平台实时监控库区水质变化。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淅川分局工程师 王良:“丹江口水库高水位运行以来,我们组织精干力量,综合运用“人防+技防”深度融合方式,对库区岸线及主要入库河流开展常态化、拉网式巡查,严控污染源头。通过快速监测设备构建智慧化监测体系,不断提升对库区水质的实时感知与精准管控能力,全力保障库区水质安全。”

从机械化清漂作业到智慧化精细巡查,淅川县通过过硬的技术管控保障水质安全,通过三级河长制将环境整治责任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丹江口水库淅川库区环境整治成效显著,为水库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淅川台记者马黎媛 实习记者朱宾 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