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干托起群众幸福 —记河南广播电视台驻社旗县姚营村第一书记江林


记者 刘露

2025-11-17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江书记,又去入户啊?”11月14日清晨,和煦的阳光温柔地洒在社旗县桥头镇姚营村的大地上,河南广播电视台派驻姚营村第一书记江林揣着一本厚厚的笔记走在村中的大路上,村民纷纷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自今年2月驻村以来,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助力振兴,诠释了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初心使命,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

画好党建“同心圆”

“党建是乡村振兴的‘根’,支部强了,村民的心才能聚起来。” 到任后,江林抓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村党组织“强筋健骨”。他从规范基本制度抓起,严格执行“第一议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积分量化等制度,让支部生活真正“活”起来、“实”起来。

党员的行动力,是最好的“动员令”。抗旱关键期,江林带着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跳进泥水里修水泵;环境整治时,组织党员们清杂物、搬垃圾。如今,“党旗插在哪里,我们就干到哪里”,成了姚营村党员口中最实在的承诺。

内培外引强产业

走进姚营村的乡村振兴产业园,曾经废弃的村小学大院和老村部内机器轰鸣。为了盘活这片闲置资源,江林带着村干部跑了周边四县,对接10余家企业,最终敲定仿真花、手伴玩偶代加工、仿古砖雕3个项目。如今,三家企业不仅解决7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每年还可为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

为了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江林利用50万元第一书记资金,新建一座帮扶车间,目前正紧锣密鼓建设中。电商直播间、农产品展厅也已建好,他正准备利用河南广电的优势,为姚营村培育一支“村播”团队,让姚营村的致富底气越来越足。

真情服务暖民心

“脚下沾泥土,心中才有数”。刚到姚营村的头三个月,江林跑遍了全村95户脱贫户、监测户等低收入家庭,深入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他建立“需求清单+销号管理”机制,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结果,将实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

5月,江林协调爱心企业捐赠25盏路灯,照亮了群众夜间出行路;6月,给村支部办公室换上钢化玻璃;10月,筹措资金在易引发交通事故的地方铺设减速带。麦收季节,他带着工作队员蹲在田间,一边宣传秸秆禁烧,一边帮留守老人抢收小麦;高考成绩出来后,他请来专业老师,给村里考生做“一对一”志愿填报指导;秋收时,面对连阴雨,江林迅速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突击队打响抢收“攻坚战”。

村里的两辆银白色“村约车”,更是村民口中的“暖心车”。这是河南广播电视台为姚营村捐赠的,江林牵头定下“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的规矩:有老人定期去县医院看病,他和村支书准时上门接送;有村民孩子深夜发烧,一个电话他就开车往县医院赶。如今,“村约车”累计行驶超2万公里,解决就医、办事、生产等问题260余个。

如今的姚营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通讯员 郭长印 靖祥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