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作为全国最大的超硬材料加工基地,年生产金刚石70亿克拉,产量占全球46%;培育钻石300万克拉,装机容量和产能均占全国近半份额。从“无中生有”到“璀璨夺目”,从“微不足道”到“半壁江山”,方城正以“硬核”技术打造“钻石之都”。
走进方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中晶(河南)钻石科技有限公司的金刚石生产车间,数十台大型六面顶压机正在全速运转。该公司副总经理杨铁钢告诉记者,天然钻石需要经过数亿年、甚至数十亿年时间才能形成。而人造工业钻石通过科技赋能,在这里只需要30分钟到一个小时就能形成。“我们公司生产的人造工业钻石,它的生产形成主要是石墨和金刚石触媒粉经过金刚石生产压机,通过高温高压进行合成。反应腔内温度大概在1200—1300摄氏度,合成压力在6—7GP,合成时间大概在30分钟到1个小时左右。”
在该公司的钻石分选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对刚生产出来的钻石进行设备自动分级。作为一家生产人造工业钻石的下游企业,其生产的单晶大颗粒人造金刚石完全替代天然金刚石,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杨铁钢:“我们公司现有生产线3条,压机56台,月生产量1400万克拉,年生 产量在1.6亿克拉,金刚石生产总量在全国市场排名前十。”
在河南中钻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石墨芯柱生产车间,30条压机生产线和15条烧结炉生产线高速运转。作为生产人造金刚石主要原料的上游企业,其生产的石墨芯柱产量在全国市场占一半份额。其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核心产品金刚石触媒粉,在全国市场实现了进口替代。该公司总经办主任魏斌介绍:“目前,我们金刚石触媒粉和石墨柱芯每年的产量各达到10000吨以上,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是90%和50%以上。”
近年来,方城县不断推进超硬材料产业向集群化、专业化、链条化、高端化发展。目前,全县超硬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已达42家。多家重点企业占据国内超硬材料产业重要地位,中南钻石被授予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国超硬材料行业领军企业称号;中钻新材料的钛合金3D打印粉末、软磁合金粉末等产品,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2024年,方城县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球46%,培育钻石产能占全国近半,被授予“中国培育钻石之都”称号。中共方城县委书记刘伟表示:“目前,方城超硬材料产业已经形成年产70亿克拉金刚石、300万克拉培育钻石的产能规模。下一步,我们将深耕超硬材料产业领域,完善产业生态;做强工业金刚石,壮大钻石首饰规模,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超硬材料产业基地,为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做强产业支撑。”
方城台记者王小玲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