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气温持续走低,方城县博望镇的设施蔬菜大棚里却暖意融融,当地村民正抢抓农时,移栽种植新一茬的番茄。
走进博望镇高标准温棚蔬菜园区尚庄村,一栋栋大棚在冬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在种植户张自力的番茄棚里,刚移栽的番茄幼苗整齐排列,绿意盎然。他告诉记者,这些年,通过发展大棚蔬菜,他家的收入提高了,生活越来越好。“我种蔬菜都六七年了,家庭收入就指望蔬菜大棚了。番茄下去种黄瓜,一年两季收入两三万块钱。”
近年来,尚庄村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经过多年实践,该村大棚蔬菜种植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种植模式日趋成熟。尤其是近两年通过改良棚体结构、引入新品种和优化栽培技术,大棚蔬菜品质与效益稳步提升,现已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尚庄村村委委员申付旺:“我们尚庄村现有蔬菜大棚310座1100亩,涉及农户200多户。另外,全村还有280多亩露天蔬菜,群众一年四季都有收入。”
蔬菜种植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群众。为了解决蔬菜销路的“最后一公里”,尚庄村专门建起“地头交易市场”,群众选出蔬菜销售代办员,全村的蔬菜种植户都可以把采收的菜运送到交易地点,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走向全国各地,构成了“园区+农户+市场”的产业格局。村民沈大权不仅是村里的蔬菜种植大户,还是蔬菜销售代办员。他告诉记者:“尚庄村群众销售各种蔬菜都可以给我联系,蔬菜采收以后都运到‘地头市场’,客商来拉。有多少销多少,不存货。番茄一季的销售量在1000万斤左右,黄瓜200万斤左右。”
尚庄村是博望镇发展设施农业的主力军。目前,该镇的设施农业已实现“一季收”到“四季产”的跨越,在丰富市民“菜篮子”的同时,也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今年,该镇群众发展温棚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仅尚庄、向庄、小罗庄等行政村又新建钢骨架冬暖式塑料大棚380多座,设施蔬菜产业化已成为当地农业农村振兴发展的亮丽名片。博望镇武装部长邓富国:“截至目前,博望镇已发展蔬菜大棚1600多座7000多亩,涉及农户1000多户,同时带动4000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方城台记者王小玲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