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科门诊上,我们经常遇到一种情况,一些病人因为视物模糊来眼科就诊,眼底检查时发现已经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后“顺藤摸瓜”确诊了糖尿病。
糖尿病就像隐形杀手,在疾病早期,机体会有一系列的代偿机制来对抗血液里升高的葡萄糖,长期的超负荷会使相关脏器出现“故障”,从而出现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怎么发生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认识集中于血管及神经两大方面。一方面持续高血糖环境可使血视网膜屏障在早期即受到损害,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微血管渗漏,造成黄斑水肿;组织缺血缺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升高,可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纤维增殖,最终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重者致盲。另一方面,视网膜内层变薄发生在糖尿病相关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之前,视网膜广泛缺血也可加剧视神经细胞功能障碍或死亡。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病变早期,患者一般没有眼部自觉症状,此时眼底可能出现微血管瘤、点状出血、硬性渗出等,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眼底可能出现黄斑水肿、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积血甚至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预防?
虽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不可逆的慢性疾病,但是也是可防、可控、。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或明显血糖波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程长、糖尿病肾脏病、妊娠、肥胖、易感基因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显著降低是降低失明的风险,眼底筛查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糖尿病相关眼病防治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给出了筛查建议:
1.12岁之前发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自12岁起每年筛查;12岁之后发病的起病5年内必须进行第1次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决定定期眼底复查或到眼科进一步治疗。
2.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诊断后尽快进行首次全面眼科检查,筛查如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推荐每 1-2年检查1次;如已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则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级标准予缩短随访间隔时间。
3.怀孕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妊娠前或第1次产检、妊娠后每 3个月及产后 1年内进行眼科检查 。建议糖尿病患者首次全面眼部检查在眼科进行,眼部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视力、眼压、虹膜、晶体和眼底等,眼科医生将根据检查结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随访、治疗方案。
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包括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眼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抗VEGF)、玻璃体切除术等,眼科医生将根据患者眼底病变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值得指出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动态监测的过程,哪怕是做了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甚至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也需要定期眼科复诊,同时内科治疗和控制全身疾病。
王铮 南阳市眼科医院 糖尿病眼病筛查中心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