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县:构建全链治理体系 破解城市积水难题


记者 杨峰

2025-10-28 来源:南阳12345

 10月以来,受持续降雨影响,社旗县接连收到市12345热线交办的120余件“道路积水”类诉求,其中建设路泰山路口、红旗路兴隆路口等点位问题尤为突出。为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消除安全隐患,社旗县迅速响应,构建“诉求响应—现场处置—系统治理—长效巩固”全链条闭环机制,全面推进道路修复与排水系统改造,全力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畅通。 

高位推动,织密应急响应“一张网”  

 面对群众诉求,社旗县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由住建、城管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专班,打破部门壁垒,压实属地责任。专班以热线数据为“风向标”,动态研判积水高发区域,统筹调配人员物资,严格落实“接诉即动、办结回访”机制,做到“积水不退、人员不撤”,确保每一起诉求响应及时、处置到位,筑牢城市防汛第一道防线。

精准施策,打好系统治理“组合拳” 

 针对建设路泰山路口、红旗路兴隆路口等高频积水点,社旗县精准实施“一点一策”治理方案。组织施工队伍对已排查点位开展集中整治,通过疏通堵塞管道、抬升低洼路面、加密雨水篦子等手段,力求从根源化解积水难题。同时,全县同步推进城区排水防涝系统性升级,投入资金2500万元,对新华路、兴隆路等8条主次干道的排水设施实施整体改造,通过扩建主管道、更换老旧管网、全面清淤疏通等举措,加快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的现代化排水体系,切实增强城市“血管”畅通能力。 

未诉先办,筑牢防汛安全“防护墙”

 社旗县积极推动防汛思路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控”转变,组织专业力量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易积水点位台账,逐项明确成因、措施与整改时限,提前制定“一点一策”改造预案。同步建立“雨后巡查”长效机制,在每次降雨后立即组织对排水设施开展专项检查,对发现的管道堵塞、雨水篦子破损、井盖移位等问题做到“即查即改”,严防小隐患演变为大问题,切实夯实城市防汛根基。

 下一步,社旗县将持续聚焦老旧管网更新、雨水系统扩容等重点环节,完善“排查—预警—治理—巩固”全流程治理模式,不断织密城市防汛安全网,提升城市韧性和群众出行安全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