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未诉先办”筑牢城市“安全墙”


记者 杨峰

2025-10-28 来源:南阳12345

 连日秋雨,考验的不仅是城市排水系统,更是城市治理的前瞻性与主动性。淅川县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导向,在深化12345热线“接诉即办”经验基础上,全面推动管理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型。近期,淅川县聚焦施工围挡设施,开展前瞻性安全评估与专项整治,着力构建“预防为主、源头防范”的城市安全管理新机制,切实筑牢城市运行的“安全墙”。

 一、数据驱动,精准锁定风险源头 

 依托12345热线汇聚的民生诉求大数据,淅川县探索构建“城市设施风险预警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交叉分析与智能比对,提前研判降雨天气下施工围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精准划定灌河路、上九路等施工密集区域以及学校、商圈周边为重点排查范围,将群众诉求数据转化为城市风险防控的“预警信号”,提升排查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科技赋能,构建立体化巡查网络

 创新实施“网格化+专业巡查”双轨机制,组建专业巡查队伍,采取“徒步踏勘+技术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围挡结构稳定性开展系统性评估。巡查人员配备数字化终端,实时上传检查数据,建立“一档一策”电子档案,实现从排查到整改的全过程动态监管。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围挡33处,完成隐患整改6处,围挡安全性能和视觉秩序同步提升。   

 三、标准引领,推动整治规范化

 研究出台《淅川县施工围挡设置与管理规范》,明确各类围挡的结构标准、材质要求和维护责任主体。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严格依据“加固修复、拆除更换、清洁美化”三类处置标准推进整改,确保整治工作有章可循、整齐划一。同步规范信息公示栏与安全警示标识设置,提升围挡的功能完整度和城市视觉协调性。

 四、协同共治,压实长效管理责任 

 建立健全“企业自查+部门监管”双重责任体系,通过召开施工单位约谈会、签订安全责任书等方式,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创新实施围挡设施“健康体检”制度,要求责任单位定期开展安全自查,并在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前后加强专项巡查,严防问题反弹。同时加强政策宣传与标准引导,从源头提升围挡设置与维护的规范水平。

 淅川县以施工围挡整治为切入点,系统推进城市治理模式转型,城市通行安全与市容环境整洁度显著提升。下一步,淅川将持续完善常态化巡查与应急响应机制,以扎实举措和务实作风,全力营造更加安全、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