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展示|卧龙区七里园街道:党建引领助推产业兴旺 项目为王壮大集体经济


记者 王丽

2024-07-22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开栏的话

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党建研究会关于加强基层党建调研工作的有关要求,推动我市党建研究工作扎实开展,今年2月以来,市党建研究会面向全市征集了近百篇基层党建创新案例。经市党建研究会秘书处层层筛选、认真评审,从中评选出14篇优秀案例。为加强经验交流,扩大成果运用,持续推介南阳基层党建品牌,即日起,本栏将对获奖案例进行展示,以飨读者。

2021年以来,卧龙区七里园街道以党建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以“五星”支部创建为载体,立标杆、争先进、创一流,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文旅深度融合,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特色路径,擦亮“五星”支部创建底色,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背景与起因

七里园街道位于南阳市北郊,辖11个行政村,总面积34.4平方公里。近年来,围绕“一山”“三水”“五路”,持续推进农游一体、地产开发、汽车销售、月季种植、艾草加工、独玉开采加工“六大产业”,精心打造环环相扣的特色产业带,形成了互相进化和互补的生态空间。

一直以来,七里园街道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全区第一方阵,但在可喜成绩的背后,却有着三大隐忧:产业多而不精,以一产二产为主且科技含量低,如艾草加工行业,发展方式粗放,小、弱、散特征明显,工艺简单、产能不高,对财政税收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产业结构不优,房地产税收占比过重,占全年总体税收的85%以上,以“卖地”为主的税收方式严重制约着七里园街道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带动能力不足,与村集体经济融合度不高,带富能力不强,乡级高额的财政总税收与村级微薄的集体经济收入不成正比,“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发展壮大任重道远,亟需探索一条新型产业发展道路,换道领跑重塑竞争优势。

做法与经过

(一)强基固本,建强特色产业发展“主阵地”。围绕“一花一草”特色产业,统筹做好产业、科技、文化这篇大文章。支部联建,“面”上聚合力。用好全域党建这个“融合剂、催化剂”,以达士营为核心,联合周边冯楼、白塔两村,在全市率先跨村组建艾草产业联合党支部,下设艾草加工业、艾草物流园、艾产品电商销售3个党小组,关注产前、产后一系列艾草产业链活动,覆盖14家超千万元艾草制品企业、162户电商,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项目、人才、技术、资金等优势资源聚集起来,使艾企业、村、农户拧成一股绳、聚成一条心,破解了艾草加工小作坊星罗棋布、相邻村互不配合、产业不成气候等难题。提升改造,“点”上增魅力。一方面,为月季园发展破局解困。立足产学研结合,聘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对月季园进行高端规划设计,以产业、科技、文化为主题元素,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进行改造提升,月季园的发展方向更加明晰。另一方面,为药益宝提供创新路径。积极引导企业抢抓重大机遇,以市场化导向转变经营理念,建设无尘车间、艾灸体验馆和电商运营中心,药益宝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科技助力,“链”上强实力。充分发挥月季园与药益宝在月季艾草行业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建链补链强链。建强月季艾草培养种植人才队伍,月季园科研人员先后培育出50余个新型优质月季,极大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打破了国外在新品种方面的技术贸易壁垒;艾草产业依托众创空间、产业孵化园、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校企联合,形成产学研、产供销完整闭环。

(二)“五星”指引,打造文旅融合项目“强磁场”。坚持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聚焦“产业兴旺星”评定标准,撬动乡村振兴“硬杠杆”。绘制蓝图,逐村突破瓶颈。邀请深圳前瞻设计院赴七里园街道实地调研,编制《七里园街道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锚定“南阳都市半小时生态经济策源地”的发展定位,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探索实践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以点带面引领全乡文旅康养和都市农业两大近郊产业发展。靶向招商,扩大有效投资。加强农文旅企深度融合,围绕康养、文旅、月季、艾草等产业集群,不断提高主导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吸引了建业南阳独山田园综合体、独山玉文化风情园、三国时代影视基地、邓亚萍基金栋能魔王、宛美大寨等重大文旅项目相继落户,形成了以文化为导向,商业旅游、文化创意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农家乐、蔬果采摘的文旅产业运营模式。美化环境,提升要素保障。为推动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以生态宜居为导向,乡村两级共投入资金1500万元,高标准打造琢玉园、清风苑、独山站出入市口带状公园、市廉政文化公园等微景观、微地形、口袋游园。优化设计方案、配套文体设施、融入文化元素,移栽各类绿化树种2500余棵,种植各类绿化苗木55万余株,全乡新增绿化面积3.4万平方米,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和美乡村。

(三)民主决策,打造农民致富增收“聚宝盆”。将用好用活“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金钥匙”。搭建平台,加强集体资产运营。成立卧龙区首家隶属乡镇的国有公司——南阳市北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探索市场化运作路径,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参与产业园区建设、进行项目包装等手段持续招大引强,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保障。示范引领,盘活闲置集体资源。以冯楼村为试点,按照“党委领导、支部落实、企业(合作社)助力、农户受益”的思路,2020年由支部提议启动原养鸡场改造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项目,严格遵循“四议两公开”程序,成功盘活冯楼村低效集体建设用地270余亩,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以每股股金1500元向全体村民认筹,共筹集股金339万元,先后建设了两期仓储物流园共3.3万平方米,围绕防爆电机、艾草加工特色产业招商引资,合作社收入原则上50%用于股民分红、50%留作发展基金,赋能集体经济发展。一村一策,分级分类分步推动。以冯楼村为样板,2021年以来,各村纷纷创新发展模式,多点开花、亮点纷呈:白塔村调整临白河区域166亩土地建设独山科创产业园,委托中国建筑设计院对科创园整体风貌进行统一设计,利用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达士营村将建业田园综合体项目内集体资产委托南阳建业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包经营,按百分比返还收益,共享发展成果;大寨村保留和发扬品牌优势,争取上级财政“衔接资金”56万元,建设草莓产业园,采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主导+村集体自筹资金引导农户参与”模式,整合30亩土地建设标准化草莓种植大棚13座,不断增强内生动力。

成效与反响

(一)激活特色产业新引擎。通过支部联建、场地提升、科研加持等手段运用,七里园街道“一花一草”特色产业发展有声有色。南阳月季博览园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月季种苗繁育企业,月季花茶、月季精油等衍生产品享誉全国,支撑起南阳月季名片,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中国最美的月季园”,2022年5月12日、14日,中央电视台两次报道月季园美景盛况。每逢节假日月季园日均游览人数达1.3万人,不定期对所有游客免门票开放,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艾草产业成为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主力军,目前辖区内年产值千万元以上艾草加工企业共14家,带动其他从事艾产业的电商、家庭式作坊企业300余家,企业年产值突破2.2亿元,带动就业人员2000余人,每年为农民人均增收5万-10万元,真正做到变艾为宝。药益宝公司规模扩大了两倍,修建艾叶仓储基地和科研大楼,实现一厂三区,产品达200多个品种,成为了工业旅游3A景区和南水北调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二)开启田园娱乐新业态。建业独山田园综合体、月季小镇、药益宝艾草文化展示园、栋能魔王健身公园、宛美大寨等新地标接连拔地而起,串珠成线、连线成片,七里园街道已成为南阳北部集聚旅游休闲、康养度假、文化创意、生态宜居等功能的高品质生态片区,2022年9月被评为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其中建业南阳独山田园综合体项目于2023年9月28日正式开业,累计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销售额达800万元;邓亚萍基金栋能魔王项目于2024年春节前夕开业运营,充分满足了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有效改善了七里园街道单一的产业和税收结构。在项目的有力支撑和带动下,2023年街道财政收入达7000万元以上。

(三)点燃集体经济助推器。依托“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这一有效路径和北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创新载体,冯楼村乡村振兴产业园成功招引了河南南电电力、南阳市天鑫防爆、河南博艾医草生物科技、御恒堂药业等优质企业入驻,村集体经济实现了由2019年70万元到2023年190万元的跃升,为周边群众提供了300余个就业岗位,形成了滚动发展的良好局面;白塔村总部经济产业园目前已有河南灵捷水利技术总部项目、文香科技研发总部、中佳汇产业园管理公司等多家企业签约入驻,正在与南阳市人才投资集团开展洽谈合作,拟选址建设南阳国际人才港;大寨草莓产业园一期建设已全部完成,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享受政策的脱贫户、监测户到基地打工就业,促进了周边群众120人就业,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以上,为大寨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机遇。

凭借村集体经济的飞速发展,七里园街道2023年成功创建“五星”支部一个、“四星”支部三个,“五星支部”创建经验在南阳日报整版报道,达士营村连续两年荣获省级“五星”支部称号,创建工作有力有效。

经验与启示

(一)突出支部引领,用好机制保障。艾草产业联合党支部的建立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运用实践,探索出解决特色产业多而不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问题的“对症药”,为艾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使产业发展与基层治理相互融合;“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从源头激发了村民参与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的积极性,实现了治理有效和发展有力的高度统一。

(二)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思变意识。产业结构的单一和村集体经济的薄弱是制约七里园街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想突破发展瓶颈,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切忌囿于传统思维,务必及时转换发展思路、换道领跑,充分运用“党建+”创新途径才能最大程度把握发展机遇。

(三)统筹一体推进,兼顾个性指导。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进程中,七里园街道共探索了三种发展模式:一是以冯楼村为代表的资产盘活型;二是以达士营村、白塔村为代表的资源开发型;三是以大寨村为代表的特色种植型。由于各村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因此在产业谋划推进集体经济发展方面,既要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为依据,遵循乡党委的宏观引领,又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认真梳理各自优势资源,突出“一村一策一特色”,力争实现“弯道超车”,驱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来源:南阳市党建研究会)(审核:王丽  吴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