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职教园区朱庵村农民王天国:以实干精神书写奋斗故事 在牛棚里绽放精彩人生


记者 乔雅婷

2025-08-28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导语:南阳职教园区朱庵村农民王天国坚守初心,在养殖业道路上摸索前行。他不畏养殖艰辛、不惧创业挑战,以实干精神在牛棚间书写奋斗故事,于乡村产业发展的浪潮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8月26日上午10时许,园区朱庵村养殖户王天国的牛棚前开始热闹起来——50头牛从野外觅食归来,迈着稳健步伐有序进入牛棚。其中一头爱离群的老牛,脖子上特意系着铃铛,清脆的铃声由远及近,清晰标记着它的方位。负责放牛的是王天国的父亲,每天他都要带领牛群外出两次,往返几十里,奔波于田野与牛棚之间。

     “养牛这行,既要不怕脏,更要耐得住辛苦。” 谈及五年养牛经历,敦厚朴实的王天国感慨万千。他专攻繁殖牛养殖,以售卖牛崽为主要收入来源。青草丰茂的季节,牛群可到野外自由采食;寒冬草木枯萎时,便需投喂干草料与玉米等饲料。为保障冬季饲料供应,今年夏季,他专程花费几万元,提前储存了五千多捆秸秆,为牛群过冬做好充足准备。

    在王天国眼中,养牛的核心在于精细防疫与科学照料。“牛最怕生病,口蹄疫是高发常见病,必须定期打疫苗。” 多年与牛为伴,他早已练就一身本领:牛生病时能自行打针治疗,就连接生牛犊也得心应手,唯独配种环节,仍需依赖专业人员。“牛不怕冷但格外怕热,所以牛棚必须保证通风。” 说起牛的习性,他如数家珍。他的牛棚里,排气扇与风扇配套齐全;牛粪会及时清理,清理后的牛粪则免费让乡亲们拉走当肥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一点不浪费。

    不过,养殖业并非一路坦途。“牛肉价格不稳定,养牛收入也跟着波动,能坚持下来才是关键。” 王天国坦言,此前他曾尝试养鸡,后因市场变化转为养牛,始终在养殖道路上摸索调整。“养殖业确实难,但农民想在种粮之外另谋发展,就得能吃苦、敢尝试、熬得住。”   

    如今,朱庵村的养殖业已初具规模,养殖户们彼此交流经验、相互鼓劲,在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执着坚守,风雨同行。王天国始终坚信,风雨过后终见彩虹,只要坚持不懈,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增收致富路。

     简评:园区朱庵村王天国的五年养牛路,是新时代农民实干与坚守的生动缩影。他提前储秸秆备冬料、自学防疫接生技能,以细致态度应对养殖难题,在探索中适应市场。虽受牛肉价格波动影响收入,但他敢尝试、能吃苦的劲头,不仅是个人谋发展的写照,更为乡村养殖业从业者树立了扎根实干的榜样。

职教园区新闻中心:乔峰 许春 李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