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法院:黄昏执行亮剑 守护万家灯火 ——一次晚间执行见证司法为民的初心与温度


记者 李雯琼

2025-11-28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民生小案连着万家灯火,执行速度关乎司法温度。当黄昏的炊烟刚刚升起,一场关于诚信与法治的较量正在悄然上演。河南省新野县人民法院用一次晚间突击执行,诠释了“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的司法担当,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加速抵达。

夜幕下的执行突击

    20251126日傍晚六点半,暮色初垂,华灯渐亮。新野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乔鑫豪的手机骤然响起——“乔法官,翟某在饭店吃饭!”申请执行人陈某急促的声音划破了办公的宁静与忙碌。这个看似普通的报警电话,瞬间激活了法院的快速响应机制。

    这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2023年,翟某以陈某名义4万元后久拖不还。虽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但翟某仍以各种理由推诿。4万元,不仅仅是数字,更是沉甸甸的民生重量。

雷霆速度与司法温度

    警灯闪烁,夜色为证。执行干警兵分两路直扑目标饭店——一路在外围布控守住出口,一路沉稳步入大厅。在食客惊讶的目光中,干警依法向正在用餐的翟某出示拘传手续。整个过程干脆利落,既彰显法律威严,又最大限度减少对公众的干扰。

    “逃避执行不仅是失信行为,也动摇朋友的信任,更是对法治精神的亵渎。”在执行局的夜晚灯光下,法官的劝导如惊雷、如春风。从失信惩戒的法律后果,到诚信立身的人情事理;从拒不执行的严重性,到主动履行的正向效应……一番深入浅出的释法析理,让翟某最终低下了倔强的头。

冬寒之夜见证司法智慧

    当晚八点半,一场拉锯战迎来转机。翟某当场支付1万元,并就剩余款项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分期履行协议。签完和解协议的那一刻,陈某紧握法官的手连声道谢:“没想到晚上还能出警,更没想到这么快解决问题!”翟某也诚恳表态:“是我糊涂,再也不干糊涂事了。”

    这起小标的案件的成功执结,背后是新野法院“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无论案件大小,始终站在群众立场思考问题;无论白天黑夜,始终以“时刻准备着”的状态回应群众期盼。

    新野法院的这次晚间执行,是一次生动的法治实践课。它用行动证明:司法为民不是空洞口号,而是融入每一次深夜出警的坚定脚步;服务大局不是抽象概念,就体现在为每一个群众排忧解难的具体行动中。只有当法律的刚性结合执行的柔性,当司法的速度融合为民的温度,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万家灯火中,新野法院执行局的灯光依然长明。这灯光,照见的是司法守护民生福祉的初心,照亮的是法治中国建设征程上最温暖的注脚。杨彦杰 郭义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