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科普:直击青少年口腔健康三大痛点
“牙齿不齐可能影响咀嚼、发音,甚至导致自卑心理!”口腔正畸专家罗哲主任以初中生常见的龋齿、青春期牙龈炎、牙列不齐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图展示"地包天""龅牙"等畸形危害,强调早期干预的重要性。现场,罗哲主任演示“巴氏刷牙法”,纠正“横刷法”“刷牙不足1分钟”等误区,并邀请学生上台实操,掌握正确刷牙方法。现场发放的100余份《口腔保健知识手册》,成为学生们的"护牙指南"。设置的有奖知识竞答,让学生在趣味中牢记口腔保健知识。
多方联动:筑牢校园口腔健康防护网
活动由市、县卫健委主导,镇平县疾控中心、学校协办,形成"政府+专业机构+学校"协同科普模式。"农村地区青少年口腔保健意识相对薄弱,很多家长误以为'换牙后牙齿会自动整齐'。"罗哲指出,该院作为南阳市中小学生口腔保健教育基地,将通过"一堂课、一次筛查、一本手册"的"三个一"机制,常态化开展"健康知识进校园"活动。
专家提醒:矫正牙齿不能一律等到12岁
数据显示,在我国,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青少年的牙齿错颌畸形发生率在70%左右,但主动就医率不足。罗哲呼吁,牙齿矫正不是必须等到12岁换完牙,牙齿矫正有时机有讲究。当孩子3至5岁时,若发现有“地包天”、脸部偏斜等,应尽早干预,纠正孩子的吮咬、异常吞咽、吐舌、偏侧咀嚼、口呼吸、打鼾等不良习惯。通过佩戴矫治器,调整咬合关系,必要时切除扁桃体、腺样体等早期干预措施,可避免儿童牙齿问题发展得越来越严重,降低以后矫正的难度。对于“小下颌”等骨性错颌,建议在生长发育高峰期前,10岁左右矫正。如果仅牙列不齐,无颌骨发育异常,可等到孩子12岁左右换完牙再矫正。罗哲提醒,应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错过合适时机。
此次活动以世界正畸健康日为契机,将专业医疗资源下沉校园,既普及了"早预防、早干预"的护牙理念,也为基层青少年搭建了科学正畸的认知桥梁,助力"健康南阳"建设向纵深推进。
通讯员高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