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温馨而充满活力的校园里,每一位同学都如同闪烁的星星,拥有独一无二的光芒。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和行为,这些行为可能会伤害到他人,破坏我们美好的校园环境。为了维护每一位同学的尊严与权益,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友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近期,南阳市新世纪实验学校开展了以“ 校园防欺凌,友爱伴成长”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一、认识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小学生之间的一方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行为。它不仅影响受欺凌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对施暴者、旁观者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是校园安全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隐患。
二、校园欺凌的常见表现形式
小学阶段的校园欺凌多以直接的肢体冲突和言语攻击为主,例如推搡、踢打等身体伤害行为;起侮辱性绰号、嘲笑生理缺陷或家庭情况等言语侮辱;孤立、排挤等冷暴力行为;以及通过社交软件传播不实信息、恶意P图等网络欺凌行为。这些行为往往具有重复性和针对性,需引起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关注。
三、校园欺凌的预防措施
学校通过开展主题班会、防欺凌知识讲座等活动,帮助学生明确欺凌行为的界限与危害,培养同理心;教师需加强课间、放学等时段的巡查,关注学生日常交往中的异常表现,及时介入调解矛盾;家长应与孩子保持良好沟通,倾听其在校感受,引导孩子用平和方式解决纠纷,避免以暴制暴;学生自身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参与欺凌行为,发现他人受欺负时及时向成人求助。
四、遭遇欺凌的应对方法
若不幸遭遇欺凌,首先要保持冷静,尽量避免与施暴者正面冲突,寻找机会离开现场并向附近教师、保安或路人求助;事后要及时向家长、教师如实反映情况,不要因害怕或羞耻而隐瞒;保留相关证据(如受伤照片、聊天记录等),配合学校和家长处理事件;心理上若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可主动向心理老师或信任的长辈倾诉,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校园防欺凌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的多方协作。只有共同营造尊重、友善的校园环境,才能让每一个小学生在安全、快乐的氛围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