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城关镇举办助力城市提质更新新闻发布会

南阳广播电视台 2025-05-23 16:41:48

5月23日,南召县召开的《聚焦“四大振兴、五大战略、五大提升” 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召实践新局面》系列新闻发布会、城关镇“激活中心城区治理 助力城市提质更新”专场发布会中,城关镇介绍了以“一区一带一中心”( 北城新区、黄鸭河风光带、中心城区建设为主轴)为引擎、全力推进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题。

发布会上,城关镇镇长宋豪介绍:近年来,城关镇始终锚定“宜居美镇”目标,以 “一区一带一中心”为推动城关镇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北城新区:崛起的城市新引擎

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北城新区正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力打造集商务办公、休闲娱乐、品质居住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新中心。自2023年8月北城新区建设启动以来,城关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北城新区建设指挥部号召,围绕“绘好一张图、织好一张网、建好一座城”的目标定位,勇担“先锋兵”,在思想意志和行动上高度统一,在人财物上往一线倾斜,全方位动员、全身心投入、全天候服务、全过程发力。仅用2个月时间,就拆迁单家独院107户,草签相关集资楼112户,完成征地45亩,实现了征迁工作大头落地,且全过程“零信访、零舆情、零事故”。

今年以来,城关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拆迁及安置相关工作。一是在服务保障上,从入住安置、办证服务到物业管理,全方位保障拆迁户权益;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成立矛盾纠纷调解小组,第一时间介入化解矛盾,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二是在拆迁攻坚方面,依托人民北路、育才路已具雏形的有利条件,提前做好相关拆迁户思想动员,条件成熟后一鼓作气完成相关任务。三是针对安置小区服务难题,由镇党委政府牵头,以党建引领全科网格化治理为抓手,抽调人员组成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办公室,整合政府、社会、小区多元力量,实行“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业主参与”的物业管理新模式,为拆迁安置群众构建一个温馨、文明、和谐的理想家园。

黄鸭河风光带:生态与文旅的交融典范

城关镇依托黄鸭河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全力推进黄鸭河风光带建设,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深度融合。目前,以黄鸭河为主线打造的一河两岸秀美风景已初具规模。位于黄鸭河东岸的青峰山森林公园自2015年开工建设以来,历经三期工程,于2022年全面建成开放。这座占地750亩的公园,绿化、广场、水系、亭子、步道一应俱全,现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热门去处。2022年,县政府启动黄鸭河风光带建设,城关镇积极配合县自然资源局,完成114亩土地征收及附属物补偿工作,为后续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全长3.6公里的城关段,湿地公园、青峰大桥、橡胶坝、休闲广场、篮球场、廊架步道等设施也逐步建成,现瑞龙桥以北段也在建设中,这些设施将“一河两岸” 的美景串联起来,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更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锻炼场所,每逢周末、节假日,这里游人如织。

中心城区:历史与现代的共生样板

中心城区坚持以提质升级为核心,统筹推进交通路网优化、市容市貌改善、老旧小区改造及游园建设,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城市品质显著提升。

路网优化畅通出行。近年来,城关镇全力攻坚交通瓶颈,打通伏山北路、丹霞西路等8条断头路。自 2017 年至今,累计改造提升 351 条巷道,完成管道更新、路面硬化、强弱电捆扎等工程;新装巷道路灯 2000 余盏,更换 4800 余盏,高效解决 200 件群众反映强烈的巷道问题,让城区交通更顺畅。

老旧焕新宜居升级。自2019 年国家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城关镇积极作为,完成 58 个小区改造,惠及 2174 户、132 栋楼,改造面积达 21.14 万平方米。从外立面修缮到管线规整、外联道路建设,全方位提升居住环境,实现房屋保值增值,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环境蝶变品质跃升。持续深化城区环境整治,依法拆除5 处私设亭棚,整理 7 处空闲地,新增车位 120 余个。截止目前,卫校游园、双桥游园等 4 个集休闲、绿化于一体的城市游园建成投用。中心城区游园数量持续扩容,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好去处,更让城市颜值与气质双提升 。

“一区一带一中心” 建设是城关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未来,城关镇将继续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奋力书写 “宜居美镇” 的崭新篇章,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共享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

新闻发布会上媒体记者针对城关镇在助力城市提质更新等相关情况进行提问。

记者提问:

近几年来,南召的城市发展越来越好,特别是宜居指数非常高,请问城关镇政府在建设宜居城市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城关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马兴凤回答:近年来,围绕宜居城市打造,城关镇党委、政府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服从全县工作大局,与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凝心聚力建设美丽新南召。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区旧改让居民笑开颜。2019年,国家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我镇借助国家的政策支持,积极争取项目,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改造内容主要有建筑物外立面更新、小区内雨污管网升级,和外联道路改造提升等,截止目前全县共实施改造小区120余个,其中,城关镇实施改造58个,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不仅大大改善了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实现了小区房屋的保值增值,而且提升了小区形象。

(二)“一河两岸”水清景更美。以黄鸭河为主线,打造一河两岸的秀美风景,2015年青峰山森林公园开始建设,分三期建设,2022年全面建成使用,总占地面积750亩,绿化、广场、水系、亭子、步道建设齐全,目前已成为县城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2022年,县政府启动黄鸭河风光带建设,城关镇作为属地单位积极完成土地征迁和群众补偿工作,为后期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黄鸭河风光带城关段全长3.6公里,配套设置有有湿地公园、青峰大桥、橡胶坝、休闲广场、篮球场、廊架步道等,黄鸭河风光带的建设把“一河两岸”的风景连接了起来,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更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健身场地,每到星期天、节假日更是人流如织。

(三)街头巷尾游园连市景。见缝插绿扮靓装。利用县城闲置土地或者租赁土地,因地制宜建设城市“口袋”游园,如卫校游园、双桥游园等,截止目前,县城游园数量达到4个。这些游园的建设,集绿化、休闲为一体,为市民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形象。

2025年,城关镇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打造“山城、水城、生态旅游城”的建设目标,把人民宜居安居作为城建工作首位要求,扛起中心城区的首位担当,加快推进城镇建设项目,强力打造宜业宜居宜游新城关。

记者提问: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县城,形成了一个新的管理服务群体,也考验着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结合南召实际,请问城关镇政府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什么问题?下一步怎么做?

城关镇副镇长高丽青回答: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县城买房居住,如何做好小区物业管理服务也是我们城关镇面临的新课题。根据我们的统计,城关辖区内共有小区209个,其中,单位家属楼院109个,规模开发楼盘24个(含政府安置房),目前小区物业的现状是:规模开发的楼盘都有物业公司入住,且管理相对规范,运行稳定。单位家属楼院由于房屋年代较长,很多房屋已转手他人,管理相对落后。

目前,小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物业管理滞后,甚至有的小区处于开放式无人管理状态。大部分家属楼院管理落后,无主楼院房屋环境脏乱差。二是部分小区消防通道不畅,小区飞线充电问题屡有发生,存在安全隐患。

为规范小区管理,实现业主自治,近两年,城关镇对辖区内条件成熟的小区,陆续组织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通过小区自治,实现小区管理有抓手,矛盾纠纷有调处。如城关镇滨河路某小区由于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因物业费、停车位等原因产生矛盾,经镇、社区两级多次调解,仍未能有效解决,后城关镇组织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自行选聘物业公司,通过新物业的入驻,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化解,小区目前正常运行。至目前,城关镇共成立业主委员会6个,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

在下一步的物业管理中,我们按照开发楼盘、家属楼院、无主楼院三个类型分类施治,一是对规模开发楼盘提升管理水平,对家属楼院条块结合加强管理,积极探索无主楼院管理模式。在条件成熟的小区持续推进业委会或者物管会全覆盖,实现小区自治,使小区有人主事、有人管事,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积极推进红色物业小区创建工作;二是加强小区规范管理。对209个小区逐一踏查,在有条件的小区,建设集中充电桩,解决飞线充电问题,在此基础上,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对各小区开展常态化巡查,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确保小区安全。

记者 问:

近年来,县城框架不断拓展,城关镇协同相关部门打通了多条城区道路,不仅极大便利了市民出行,更显著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这一系列工作的具体情况?

城关镇组织委员、统战委员吴泳君回答:近年来,随着县城的快速发展,作为核心老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既给居民日常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也制约了城市品质的提升。为破解这一难题,在县委、县政府"畅通市政路网"的战略部署下,城关镇科学确定了建设目标,按照“征得民心,签出效率”和“先桥后路,房路同步”征迁建设工作思路,房屋征迁、群众安置、育才路、人民北路等工程随即加速推进。

一是针对拆迁工作推进难题,城关镇建立"领导包片、干部包户"机制,由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组织120余名干部逐户开展政策宣讲和民意沟通。通过制定透明化补偿标准,提供多样化安置方案,累计完成373户拆迁、225棺迁坟工作,确保拆迁工作依法依规推进。

二是面对征地过程中的矛盾纠纷,我镇设立专门协调办公室,组建由司法、城建、社区等部门组成的矛盾调解专班。针对土地权属争议、补偿异议等问题,采取现场勘查、多方协商等方式,累计化解施工矛盾50余起,保障伏山北路、丹霞西路等8条道路建设施工不受阻扰。

三是为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施工,城关镇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建立项目施工保障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在人民北路(至原城区法庭段)、黄洋路北延等工程建设中,协调解决施工场地、临时用水用电等问题23项,确保工程按计划完成。

其中,人民北路(至原城区法庭段)、黄洋路北延工程的顺利实施,有力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黄鸭河风光带与青峰大桥的建成,成功串联起"一河两岸"景观带,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网红打卡地;而伏山北路、丹霞西路等多条断头路的贯通,更是切实回应了群众期盼,让出行之路更加顺畅。

记者 问:

城市安全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

城关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周琳回答:对城关中心城区而言,城市安全工作的重点是消防安全和燃气安全等具体工作,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举措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一是强化宣传。近些年,消防安全、燃气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居民安全意识不高,操作不规范、燃气用具老化等原因造成的。针对以上问题,我镇采取出动宣传车、张贴宣传品、温馨提示等“线上+线下”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居民安全意识。

二是严格排查。城关镇每月联合县住建、城管、市场监管局、消防中心、燃气公司等部门,深入门店、社区开展安全排查,重点排查场所消防设施配备、安全疏散通道畅通、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等情况,测试烟感报警器、灭火器等设备有效性。仅今年上半年排查辖区九小场所732家,无主楼院53栋,学校4所,执法人员共发现问题227处,经指导现场整改152处,剩余75处经复查现已整改完毕。

三是完善应急管理,组织消防演练,优化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今年截止目前,共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14次,组织防火演练4次,切实提升辖区群众火灾防控和自救能力。

四是推进设施改造与建设。安全小区建设方面,自2019年开始,我镇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县先后改造小区120个,极大地改善了大部分楼院小区的居住环境。燃气安全方面,目前我县已经对全县合液化气企业进行了整合,统一成立了南召县利民汇能(南召县)燃气有限公司,实行实名制一瓶一码充装液化气,下一步还将推出送气上门,免费开展检修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事故的发生。

五是开展试点工作。针对部分小区占压堵塞消防通道、飞线充电现象,我们联合县住建局、消防中心进社区、进小区进行排查,边查边改,立整立改,限时整改,对小区飞线充电问题,我镇依托社区+第三方在有条件的小区实行试点,对中心城区6个社区,每个社区选择1个小区作为试点,先行先试,以点带面,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推进中。

来源: 南阳广播电视台

相关新闻
卧龙区税务局开展公务员诚信教育主题活动 筑牢政务诚信基石
南阳广播电视台 | 2025-05-23
南阳医专三附院:【温暖你 照亮我】术前夜的灯光
南阳广播电视台 | 2025-05-23
卧龙区法院:一纸判决 既断是非也挽亲情
南阳广播电视台 | 2025-05-23
热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