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高艳红)在南阳市口腔医院的口腔急诊诊室里,杨丽是患者眼中“解急痛、暖人心”的依靠。从医数十年,她以过硬医术应对口腔急症,以赤诚仁心安抚患者焦虑,以严谨作风带教团队,用每一次高效诊疗、每一份耐心服务,诠释着口腔急诊医生的责任与担当,成为大家公认的医德医风模范。
精研医术:口腔急诊的“精准解痛者”
“口腔急诊多是突发疼痛,能不能快速找准病因、解除痛苦,考验的是真功夫。”为练就这样的“真功夫”,杨丽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她多次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郑大一附院等顶尖机构进修,紧跟口腔急诊诊疗前沿;深耕临床与科研,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主持参与多项地厅级项目,尤其在牙周急症、复杂牙体疼痛诊治领域造诣深厚,凭借扎实成果斩获“第十一届南阳市青年科技进步奖”。
这份专业,在临床中化作一次次“破局”。曾有一名儿童患者,被牙疼折磨一个多月,每天靠大量止疼药度日,辗转多地都没找到病因。孩子吃不下、睡不着,家长急得团团转,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口腔急诊。杨丽接诊后,没有放过任何细节:她结合多年急诊经验,反复对照CT仔细观察,最终发现孩子牙齿存在罕见先天畸形——牙内藏着未萌出的“小牙”,正是这个隐蔽问题导致持续疼痛。精准定位后,她迅速制定方案为孩子解除痛苦,家长喜极而泣:“终于不用看着孩子遭罪了!”而杨丽总说:“能让急诊患者少受一刻痛,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坚守仁心:口腔急诊的“温暖守护者”
“来急诊的患者,大多又疼又急,更需要多一份耐心和体谅。”杨丽的仁心,藏在口腔急诊的每一个细节里:无论严寒酷暑,她早出晚归,患者一个求助电话,她就主动加班接诊;面对患者,她不分贫富老幼,始终用热情和专业缓解他们的焦虑。
西峡农村的一位老年高血压患者,因常年服药导致牙龈重度增生,牙面被完全覆盖,吃饭、微笑都成了难题,甚至因多次求医无果丧失信心。老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口腔急诊,杨丽没有因病情复杂而推诿。她不仅结合老人身体状况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还考虑到老人往返医院不便,特意调整换药时间、简化诊疗流程,最大限度减少她的奔波。治疗结束后,老人康复如初,特意蒸了一筐地锅手工馒头送到急诊室,执意要让杨丽尝尝:“您不仅治好了我的病,还处处为我着想,这馒头您一定要收下!”这份朴素的感激,让杨丽更加坚信:“用真心对待患者,才能换得他们的信任。”
多年来,她的诊室里,患者的表扬信、口头称赞从未断过,而她始终把这份认可,化作守护口腔急诊患者的更大动力。
严于律己:口腔急诊的“责任领航者”
作为口腔急诊科的带头人,杨丽不仅严于律己,更以高标准带队伍、筑防线。她牵头完善科室急诊规章制度,加强医护人员应急处置培训和法律教育,规范操作流程,从源头上杜绝医疗隐患——从医数十年,她所在的口腔急诊科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和患者投诉,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年度考核屡屡获评优秀。
对科室年轻医生和规培学生,她常说“严是爱,松是害”:日常坚持开展医德医风教育,筑牢大家的服务意识;急诊接诊时言传身教,手把手指导复杂病例处置,对疑问耐心解答,全力支持年轻医者在职称、学术、技能上突破。此外,作为河南省口腔医学会牙周专业委员会委员,她积极参与口腔急诊学术交流,为行业发展献言献策;在洛宁县对口医疗扶贫工作中,她还主动投身基层口腔急诊服务,用专业为群众送去健康,获评河南省口腔医学会表扬。
从口腔急诊的精准诊疗,到患者身边的温暖守护,再到团队建设的责任担当,杨丽用数十年的坚守,书写着“医德医风模范”的答卷。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她的故事,不仅是一位口腔急诊医生的初心写照,更激励着更多医者以“崇德精术”为追求,在急诊一线守护好每一位患者的口腔健康与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