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特别报道|张宗德:以精湛医术解“小孔”之痛,用仁心大爱守百姓健康

南阳广播电视台 2025-08-16 10:05:12
 

(通讯员高艳红)在第8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将目光聚焦南阳市口腔医院耳鼻喉科张宗德主任——这位用29年光阴扎根临床、以“小孔”为战场、以仁心为铠甲的南阳“最美医师”,聆听他在方寸之间守护生命、于岁月之中践行大爱的动人故事。

今年4月,一位43岁女患者因不规则鸭骨卡喉紧急转诊。张宗德通过胸片与食道钡餐检查发现,鸭骨已深深刺入食管,周围环绕着密集的血管神经,而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更是让手术如“在钢丝上行走”——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食道穿孔或动脉大出血,危及生命。“‘小病’里藏着‘大危险’,绝不能掉以轻心!”作为科室负责人,他没有丝毫犹豫,凭借29年沉淀的精湛技艺与沉稳心态,在狭小视野中精准操作,仅用20分钟便完整取出1.8×2.8厘米的鸭骨,成功为患者避开开胸手术的风险,将生命的希望稳稳托住。

自1996年从河南医科大学毕业,张宗德便与南阳市口腔医院耳鼻喉科结下不解之缘。他深知,耳鼻喉科被称作“小孔医学”,耳孔、鼻孔、喉腔的方寸空间里,藏着极高的手术难度与精准要求。为了让“小孔”里的医术更精湛,他曾远赴北京同仁医院等国内顶尖医院进修,常年奔波于高水平学术会议与新技术学习班,把前沿知识与先进技术“带回来”“用起来”。29年的深耕,让他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疗领域形成独到见解,独立完成多项高难度手术,先后斩获南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评“南阳市第六届拔尖人才”;他还兼任南阳市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分会副会长等职,牵头成立睡眠中心,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开展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让前沿诊疗模式惠及更多南阳百姓。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这是张宗德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对待患者的初心。面对每一位就诊者,他总会蹲下身仔细查体、耐心追问病史,哪怕是细微的症状也绝不放过;遇到因高敏体质而恐惧手术的60多岁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他提前反复研究检查资料,量身定制手术方案;术后每天准时查房,轻柔换药、调整用药,用细致与温暖化解患者的焦虑。患者康复后,特意送来“医术精湛品德优 服务热忱如亲人”的锦旗,而这样的认可,在他29年的行医生涯中早已成为常态。在他的带动下,科室里“把病人当亲人”的氛围愈发浓厚,优质服务成为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自觉行动。

作为科室的“领头雁”,张宗德从未停下“传帮带”的脚步。面对逐年增多的年轻医生,他毫无保留地分享29年的临床经验与诊疗心得,从手术操作细节到医患沟通技巧,手把手教学、实打实示范。如今,他带领的团队不仅人人能胜任临床工作,更传承了“严谨、负责、仁爱”的职业操守,成为一支让患者放心、让医院信赖的医疗队伍。

“治病不如防病”,张宗德始终记得医者的社会责任。他多次走进南阳日报、南阳电视台的直播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耳鼻喉健康知识;积极参与“健康南阳·医路有我”扶贫义诊、“爱耳日”“睡眠日”公益活动,顶着烈日、踏着泥泞走进社区与乡村,把健康理念与免费诊疗送到百姓家门口。

唐代医家孙思邈曾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29年从医路,张宗德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以“精”的医术攻克“小孔”难关,以“诚”的仁心温暖患者心田。这位南阳“最美医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书写了医者最动人的模样。在医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向张宗德致敬,更向每一位守护生命的医者致以最深的感谢!

来源: 南阳广播电视台

相关新闻
医师节特别报道 | 汤晓雨:二十五载白衣路,以仁心托举生命之光
南阳广播电视台 | 2025-08-16
医师节特别报道| 尚 娟 守护“童”牙筑健康,医者仁心践初心
南阳广播电视台 | 2025-08-16
方城: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公益电影主题放映活动覆盖城乡
南阳广播电视台 | 2025-08-15
热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