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老师的嗓音,是传递知识的桥梁,却也常因长期用嗓落下咽炎、声带小结等困扰。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南阳市口腔医院耳鼻喉科特推出惠民活动,为教师群体的“声”健康保驾护航!
福利一 · 免费喉镜检查,精准护“声”
限量5个免费喉镜检查名额,专业设备清晰排查声带息肉、喉炎、声带小结等嗓音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福利二 ·免挂号费,就诊更省心
9月30日前,教师凭教师资格证就诊,可享全额免挂号费优惠,轻松咨询嗓音健康问题。
活动参与方式
凭本人教师资格证到院登记参与,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地址
南阳市口腔医院两相路院区门诊3号楼5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
咨询预约电话
0377-63020172
延伸阅读:
老师,您的嗓子在“求救”!别把嗓音病当“职业病”
“上课!”——这句每天重复的开场白,对教师而言不仅是职业习惯,更是嗓音健康的“隐形考验”。数据显示,教师群体嗓音病发病率高达50%-70%,远超普通人群,可很多老师却将“嗓子哑”“喉咙痛”当作“职业病常态”,一拖再拖酿成大问题。
什么是嗓音病?
嗓音病是指声带、喉黏膜等发声器官出现病变,导致声音嘶哑、干涩、疼痛、发声费力等症状的疾病,常见类型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慢性喉炎等。教师因长期高强度用嗓、频繁清嗓子、课堂环境粉尘刺激等,成为高发人群。
这些信号,是嗓子在“报警”
嗓音病早期症状易被忽视,若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
1. 声音持续嘶哑超过2周,休息后无缓解;
2. 喉咙干燥、异物感明显,频繁清嗓仍无效;
3. 发声费力、音调变低,甚至出现“破音”;
4. 严重时伴随咽痛、咳嗽,影响正常说话。
别让“小不适”拖成“大麻烦”
很多老师习惯用“多喝水”“含润喉糖”缓解不适,但这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若长期忽视,声带小结可能发展为声带息肉,甚至需要手术治疗;慢性喉炎反复发作,还可能影响发声质量,严重时被迫暂停教学。
教师护嗓,做好这4点
1. 科学用嗓:避免大声喊叫,讲课用“腹式发声”,每节课留出5-10分钟静音休息时间;
2. 远离刺激:少喝浓茶、咖啡,少吃辛辣食物,课堂上可备加湿器改善干燥环境;
3. 及时干预:出现嗓音不适时,避免过度用嗓,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雾化治疗缓解炎症;
4. 定期检查:建议每年做1次喉镜检查,尤其是教龄5年以上、频繁用嗓的教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老师的声音,是校园里最动听的旋律。关注嗓音健康,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学生的守护——当嗓子发出“抗议”时,别硬扛,及时就医才是对“师者之音”最好的呵护。
(供稿:高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