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牙日聚焦:减糖控重护口腔,南阳专家教你守好全身健康门

南阳广播电视台 2025-09-20 15:10:50
今年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主题为“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题为“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这一主题着重强调了口腔健康在全身健康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减糖控重对维护口腔健康的关键作用。在全国爱牙日到来之际,我们连线市口腔医院专家,聊聊如何维护口腔健康,提高幸福生活指数。
 
口腔健康:全身健康的 “第一道防线”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点,牙齿咀嚼直接影响食物消化与营养吸收。俗话说“牙好,胃口就好”,良好口腔健康是享受美食、摄取营养的基础。
市口腔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汤晓雨表示,若患上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不仅会引发咀嚼疼痛、进食困难,还可能因细菌感染诱发牙龈炎、牙髓炎,严重时影响心脏、肾脏等器官。临床研究显示,牙周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3倍,口腔感染还会加重糖尿病病情。此外,牙齿缺失会导致面部轮廓改变、发音不清,进而影响社交自信与心理健康。因此,口腔健康关乎全身健康与生活质量,绝非小事,不容忽视。
 
减糖控重:守护口腔健康的 “双重密码”
减糖是预防龋齿的关键。口腔中变形链球菌等致龋细菌,会利用糖果、蛋糕、含糖饮料等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形成龋洞。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日游离糖摄入量低于总能量的10%,最好低于5%(约25克)。
该院两相路院区牙体牙髓病一科主任张波指出,减少含糖食物摄入、少喝含糖饮料,餐后漱口、早晚认真刷牙,能有效减少致龋细菌滋生,降低龋齿风险。
 
肥胖不仅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也与口腔健康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肥胖人群患牙周炎概率更高 —— 既因肥胖加剧身体炎症反应、降低口腔黏膜抵抗力,也因这类人群常存在高糖高脂的不良饮食习惯,进一步增加口腔疾病风险。
该院两相路院区牙周病科主任高琰提到,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既能减少慢性病发生概率,又能改善口腔内环境,降低牙周病、龋齿风险,形成“控体重 - 护口腔 - 促全身健康” 的良性循环。
 
全生命周期护牙:
不同人群的 “口腔保健指南”
儿童时期是预防龋齿和牙齿不齐的黄金期。3-5岁为乳磨牙做窝沟封闭,6-9岁保护第一恒磨牙,12-13岁关注双尖牙与第二恒磨牙,这是预防龋齿的“关键动作”。 该院两相路院区儿童口腔一科主任崔彩霞 提醒,发现龋齿应尽早治疗,否则不仅影响口腔健康,还影响全身健康。若出现 “地包天”、面部偏斜等颌骨发育问题,3岁半后即可干预;仅牙列不齐,12-14岁为理想矫正期。
 
该院两相路院区口腔正畸一科主任罗哲 表示,除遗传因素外,吮指、咬下唇等不良习惯都会引起牙不齐,应尽早戒除。家长需每半年带孩子做一次口腔检查,发现问题尽早干预。
 
育龄女性需特别注重口腔防护,做到孕前查牙,规避孕期风险。女性怀孕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口腔会变得格外“脆弱”——龋齿、妊娠期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等问题很容易找上门。该院牙体牙髓病二科主任周继章提醒,孕期口腔疾病不仅让孕妇遭罪,还可能增加胎儿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的风险。
 
“孕前6个月是口腔检查的‘黄金窗口期’。” 周继章建议,备孕女性要尽早做全面口腔检查,有龋病及时补,位置不正的智齿尽早拔,必要时做洁治或牙周治疗,给孕期口腔健康“上保险”。
成年人是牙周病的高发人群 ,牙龈出血、口臭、牙齿松动是典型信号。 该院两相路院区牙周病科 高琰 主任表示,牙周炎是慢性且不可逆的疾病,建议每半年至一年洁牙一次,有牙周病者缩短至每3个月一次,必要时进行龈下刮治等治疗,避免 “老掉牙” 提前发生。
老年人要重视 “缺牙修复” 。牙齿缺失会导致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加重消化负担。种植牙因稳固、舒适、不损伤邻牙等优势,成为缺牙修复的首选。 该院两相路院区口腔修复二科主任王钊 表示,老年人应坚持早晚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检查口腔,守护剩余牙齿健康。
 
口腔健康是一生的 “健康投资”。从减少一口糖、坚持一次刷牙开始,以 “减糖控重” 为习惯,以科学护牙为准则,让口腔健康成为全身健康的 “坚实基石”,让健康生活从 “齿” 绽放光彩。
温馨提示
即日起至10月10日,到南阳市口腔医院光武路院区、两相路院区及下设门诊就诊的患者,可享受以下优惠:洁牙、冷光美白、窝沟封闭优惠 20%;龋齿充填、根管治疗等治疗项目优惠10%;镶牙方面,除特殊材料(贵金属牙、全瓷牙、种植体、纤维桩等)以外的所有修复失牙均优惠20%。
(供稿:高艳红)

来源: 南阳广播电视台

相关新闻
南召:重点项目增速提效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阳广播电视台 | 2025-09-19
方城:法润青春 护苗成长
南阳广播电视台 | 2025-09-19
宛城法院:解纠纷、强保障、护经营——以司法力量让“真金白银”落袋为安
南阳广播电视台 | 2025-09-19
热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