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第179个世界麻醉日如期而至。这个纪念近代麻醉学诞生的节日,让我们得以走进南阳市口腔医院(南阳市第十人民医院)麻醉科,认识以科室主任、主任医师孙黎生为首的“幕后英雄”——他们用专业与坚守,为每一台手术筑牢安全防线。

在大众认知里,麻醉常被简单等同于“打一针、睡一觉”,但孙黎生主任深知其分量:“麻醉是手术的‘安全闸门’,从术前评估到术后苏醒,每一步都容不得半点马虎。”科室监护仪前跳动的各项数据,是患者的“生命中枢”,麻醉团队的每一次精准操作,都在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深耕麻醉领域30余年,孙黎生主任擅长小儿、老年及口腔颌面外科专科麻醉,尤其精通困难气道处理与术后镇痛。他最常面对的,是对麻醉充满焦虑的患儿家属。曾有一名患儿需一次性治疗16颗蛀牙,家长因担心全麻影响孩子智力迟迟不愿签字。孙黎生主任耐心解释:“口腔治疗的吸入全麻用药剂量小、起效快、复苏迅速,副作用极小且不会留下后遗症,术后无需住院。”最终,在他的精准麻醉与全程监护下,手术顺利完成,患儿苏醒后无任何不适——这样的场景,在他的从医经历中屡见不鲜。
麻醉科的工作远不止术中监护。术前,孙黎生与团队会逐一翻阅病历,排查过敏史、基础病史等潜在风险,像“拆弹专家”般定制个性化麻醉方案;术中,他们紧盯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随时调整用药剂量,从容应对突发状况;术后,还要密切关注患者苏醒情况与疼痛管理,确认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后才放心。“患者睡得越安稳,我们越要保持清醒”,这是科室里代代相传的箴言。

不久前,科室接诊了一位需进行口腔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手术预计持续5小时以上。术前评估时,孙黎生主任带领团队反复研读病历,针对患者基础病制定“降压稳糖+精准镇痛”的个性化方案,还提前规划术中导尿细节,避免膀胱憋胀引发心血管波动。手术中,他全程紧盯监护仪数据,根据手术节奏实时调整麻醉深度;当手术进入肿瘤清扫关键阶段,患者血压突然波动,他立即通过药物干预将指标拉回安全范围,为术者创造稳定条件。术后,在多模式镇痛方案作用下,患者疼痛评分控制在3分以下,未出现不适,顺利度过复苏期。
从儿童牙病治疗到复杂口腔癌根治术,孙黎生主任带领团队用专业与责任守护每一位患者。这个世界麻醉日,让我们向孙黎生主任及所有麻醉从业者致敬——感谢他们在看不见的“战场”上,以生命为盾,守护每一份生的希望。
(供稿:高艳红 摄影:周鹏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