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随地了解最新南阳
党的十八大以来,方城县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三农”工作,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脱贫等既定目标任务。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中,方城县健全完善县委统一领导、政府倾力而为、人大政协全程参与的大扶贫体系,创新督查、调度、观摩、点验等工作机制。通过压缩城建等项目建设、整合涉农资金、利用PPP项目、鼓励社会捐资、加大财政投入等方式,先后投入扶贫资金超30亿元,建成扶贫基地、车间220家,光伏电站106兆瓦,光荣互助合作社552个,引导务工就业1.5万人,实现贫困群众收入大幅增长。高标准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保障政策,创新“四集中”兜底保障举措,建成托养机构111个,实现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修建扶贫道路1400余公里、改造危房1.9万户、新建改造饮水工程330处,推进实施排间道“户户通”工程,完成全县3321个自然村排间道硬化任务,实现乡村整体面貌大幅改观。
方城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创新推出的“户户通”、光荣合作社、医疗救助、“四集中”等鲜活基层经验,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被光明日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南阳日报等媒体深度报道。2019年5月,在河南省脱贫摘帽新闻发布会上,方城县作为脱贫县代表专题介绍经验做法。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方城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站位“三农”工作新的发展阶段,方城县秉承脱贫摘帽时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劲头,以巩固脱贫成果为基础,以衔接乡村振兴为核心,聚力乡村建设,探索示范片区,着力走出契合县情实际、具有方城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抓成果巩固,守返贫底线。紧扣监测户识别、纳入、监测、帮扶等环节,建立常态化排查制度,打造“一对一”帮扶队伍,推动建立县直部门“5+2”联动机制,加强信息数据监测共享。按照与脱贫户同等标准,因户落实综合性帮扶措施,做到返贫致贫风险的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累计识别监测对象3217户9216人,通过帮扶实现风险消除1192户3094人。
树发展理念,提产业质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依托县域黄金梨、金木瓜、裕丹参等特色种植业及鸿旺、亚盛等畜牧龙头企业,加大农村产业项目投入,完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运用“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民”等模式,打造集产品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一体化”的农村产业链条,强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成功创建丹参、黄金梨、红薯3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家休闲农业观光园,打造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县级龙头企业33家,通过引导生产、带动就业等形式实现20余万户农户受益。
兴示范片区,创振兴标杆。聚焦乡村“五大振兴”,探索创新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环保攻坚“三位一体”联片治理模式,整合行业部门政策资源,指导15个乡镇规划建设5-10平方公里的综合片区,统筹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等各项要素,打造乡村振兴先导区。并按照县级试点引领、乡镇协同推进的建设思路,高标准设计二郎庙镇“旅游+林果花卉种植”、杨集镇“旅游+畜牧养殖”、广阳镇“工业+龙头企业”、独树镇“红色旅游+农业产业”四大县级综合片区规划,集中资源扶持建设,引导其它乡镇精心打造各自综合片区,推动全域创建。通过县乡财政、社会资本注入等方式,方城县15个综合片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0亿元以上,建设完成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200余个,片区建设初具规模。
强环境治理,建美丽乡村。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结合“厕所革命”“坑塘治理”等重点任务,强力开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推进村庄、庭院集中治理,累计清理农村垃圾堆4.6万处、残垣断壁1.3万处,整治乱搭乱建4560处,坑塘2039个,“空心院”2.5万个,农村生产生活空间得到全面优化提升。同时,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以植树造林、创建区域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等为抓手,高标准打造100余公里国、省绿色通道,推进农村“四旁”植树绿化,打造“五通”“五绿”“五美”的美丽乡村,实现农村路域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双提升”。
来源: 南阳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