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随地了解最新南阳
穿上军装,为人民站岗;脱下军装,为人民服务。一朝从军,此生当勇;赴汤蹈火,奋不顾身。23年扎根一线,他用逆行的身影,守护万家灯火。
李兴鹏,今年41岁,1999年入伍,现任南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宛城区大队政治教导员。 2018年11月,公安消防部队体制改革,李兴鹏退役,一身熟悉的“橄榄绿”从那一刻起,变成了耀眼的“火焰蓝”。然而,战衣虽改,使命不变。作为党和人民最忠诚的卫士,李兴鹏依然把“保卫南阳安全,做最美逆行者”作为对消防职业的最高追求。
2022年3月9日,南阳市张衡路的中景门国贸小区,1号楼1单元的电缆井出现火情。接到报警后,宛城区消防救援大队立即出动。
现场浓烟滚滚,楼道内已经聚集了大量浓烟,这极易形成烟囱效应,威胁住户生命安全。本着“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原则,李兴鹏立即调配力量。他安排了两个搜救小组,一组利用云梯车登高营救被困群众,一组深入楼内疏散群众。同时,组织内攻组从邻近楼层登顶,深入着火楼层,利用室内消火栓采取顶层灌水的方式遏制火势向上蔓延。在李兴鹏沉着冷静、有条不紊的指挥下,两个多小时后,大火终于被扑灭,未有人员伤亡。
中景门国贸小区住户:“我们当家的闻到烧皮子的味道,我趴猫眼上已经看不到外面了,我说算了咱也不要出去了,因为烟气已经进来了,119也很快就赶到了,用云梯给我们接下去了。
中景门国贸小区住户:屋里失火了,我的腿脚也不方便,要不是消防员赶到给我背下去,要给我烧死到屋里,我得感谢消防员们。
惊心动魄、生死较量。对于身经百战的李兴鹏来说,这样的经历太多太多——2020年“7.22”洪灾,李兴鹏率队连续奋战10多个小时,成功解救宛城区金华镇被困群众30余名,疏散群众50余人。2021年,理邦制药厂盐酸泄漏,李兴鹏带队深入有强烈腐蚀性的泄露区域现场侦查,为作战行动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最终疏散被困群众200余人……
“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为了从源头上控制火灾隐患,做好地方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构建“上中下贯通、点线面结合、责权利清晰”的火灾防控新格局,李兴鹏结合宛城区实际,积极推动建立区域联防制度,提高企业单位的消防救援和火灾处置能力,实现消防资源共享,尽最大努力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2022年,李兴鹏光荣地当选为宛城区人大代表。
针对物业服务企业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明确政府和行业部门以及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管理单位“三驾马车”的消防安全责任;二是提高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技防物防水平;三是提升消防安全群防群治水平,做到每个小区都有消防安全管理志愿者,让消防宣传深入人心。
李兴鹏:“既然肩上担着人大代表这个重任,那关心社会民生,维护群众利益,我就更加义不容辞。”
多年来,李兴鹏以“守夜人”的忠诚、“排雷手”的勇气、“实干派”的作风笃定前行.
宛城区消防救援大队 防火参谋 院振鸿:教导员他组建了豫西南首支具备水下救援能力的白鲨水域救援队,并升级为省级水域救援专业队,他设立人民路消防固定执勤点和高铁站消防救援分队,创新了高危区域火灾防控模式。
宛城区消防救援大队 中队指导员 吴志昂:在教导员的带领下,我们大队打造了全市第一个消防救援正规化示范单位,也为队伍正规化建设工作提供了“南阳”样板。
李兴鹏以辖区消防安全为己任,始终把“人民至上”四个字铭刻在心里,急人民所急,帮群众所需。今年“六一”儿童节来临前夕,南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全体指战员开展“代理妈妈”活动,李兴鹏第一时间报了名。
这就是李兴鹏代理帮扶的孩子杨雪怡,了解到孩子的困境后,他立即与学生班主任建立联络机制,并对学生进行了家访,亲手把资助费用和慰问品交到了孩子爷爷手中。
李兴鹏 有什么困难,叔叔们电话留了,给我们打电话。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只要人民群众需要,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面。他先后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指挥员”、“改革转制先进个人”,被河南省消防救援总队记“三等功”两次,被宛城区政府记“三等功”两次,被南阳市政府记“二等功”一次。
李兴鹏:荣誉加身,需要更大的责任与担当。我将用荣誉时刻鞭策自己不忘初心,专注消防救援事业,竭力守护百姓平安。
从“橄榄绿”到“火焰蓝”,不同的战场,一样的冲锋。一声“到”,一生“到”!退役不褪色的李兴鹏用忠诚、用奉献诠释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赤子情怀!
来源: NYTV平安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