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土地岭村英雄渠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有着“红旗渠之父”之称,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一脉相承。8月31日,南阳消防救援支队西部片区组织淅川、西峡、内乡和镇平大队的党员代表到淅川县盛湾镇开展“寻迹英雄渠,传承奋斗志”主题党日活动。
当天上午11时许,党员代表们首先来到盛湾镇土地岭石板村。石板村是省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村落,在石板村村口,退休干部柴国华为党员代表讲解了石板村的建筑特色和悠久历史。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村落位于半山腰处的土地岭村民吃水、灌溉土地非常作难,吃过苦头的村民们在全国大兴水利的号召下,敢想敢干,在条件艰苦、设备落后、施工难度极大等困难情况下,用敢于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耗时两年零三个月,终于在悬崖峭壁上人工开凿出了一条16.5公里的英雄渠。
听着老人的讲述,党员代表们沿着陡峭的山坡小路爬上英雄渠,感受当年村民们“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的艰苦奋斗精神。1958年英雄渠即将竣工通水时,安阳林县县委组团到淅川考察学习,看到英雄渠的建设成果深受鼓舞,借鉴了钢钎、大锤等施工方法,开建红旗渠。可以说,淅川县英雄渠与安阳红旗渠一脉相承。
当天下午,党员代表们又来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第一个试点搬迁村——鱼关村。2009年8月20日,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能顺利实施,鱼关村893名村民整村迁移到300公里外的唐河县。2010年村民们为了纪念故土,在鱼关村旧址上竖起了一块刻有893名移民村民名字的纪念碑。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纪念碑附近陆续建成了移民丰碑主题广场、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等场馆设施,还重建了中共淅川县第一支部纪念馆。在中共淅川县第一支部纪念馆,党员代表们聆听了第一党支部的艰辛历程,并在党旗下庄严肃立、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短短十二句入党誓词,字字千钧,让大家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和职责使命。
在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党员代表们参观了馆内珍藏的丹淅流域楚汉以来的各式文物、淅川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前使用过的各类生产生活工具、移民家园实景还原等;在移民丰碑主题广场,矗立着56座石碑,镌刻着36.7万远走他乡的淅川移民名字,真切感受他们忠诚奉献、大爱报国的移民精神,回答南水北调工程“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傍晚,党员代表们登上岵山,感受屈原被流放汉北,登高凭吊,为楚国阵亡士卒招魂,写下《九歌˙国殇》时的凛然悲壮。随后,党员代表们还在库区开展了清理垃圾活动。
通过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代表们纷纷表示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迎接新挑战、担当新使命,发挥好一个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南阳消防救援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