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随地了解最新南阳
大河南又拍电影了,而且这次将焦点对准了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战争题材,将1948年发生在中原大地上的解放邓县的真实战役搬上了银幕。
战争题材电影《突破口》由张玉中执导,定档于12月17日全国上映。以特定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以解放战争为架构,以中国式的爱国情怀为依托,配以特色的叙事风格和整体质感,呈现一个经典的民族战争故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回顾历史,缅怀先烈。
多重含义“突破口”自有玄机
1947年6月,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横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开辟中原战场,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当时,为了巩固和强化大别山根据地,刘邓首长决定在河南、湖北边界开辟桐柏根据地。而在这片土地上,地方反动武装势力强大,尤其是电影中的关键地区——邓县。所以拔掉“邓县”的这颗钉子,对于稳固大别山根据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突破口”正有此意。
革命先辈们并肩作战,不断有人挺上去,扛起浮桥,逼近城下。看似只是为这场战役打下了突破口,实则是换来民心,为民所爱戴。
此外,在桐柏军区第三军分区一举攻下邓县桑庄寨之后,前方困难重重,如何攻下内外两城,横渡城外宽七丈、深一丈的护城河,躲过河底的荆棘铁网,从哪里找突破口呢?
从更深一层来看,国民党司令丁大牙守城无果后懊丧的一句话道出了真谛,“王世祥枪杀百姓的那一刻,这场仗就有了结局。共产党在我之上,民心才是真正的突破口”。
以小见大,解放战争的胜利,除了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必胜信心之外,最为关键的是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汇聚民力。
从个人命运到战争群像,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如何“立足”
近年来,战争题材横霸影评,评分颇高,深受广大影迷喜欢,电影《突破口》是否能延续辉煌呢?剧组可谓煞费苦心,布景尽最大限度还原当时邓县的风貌。还多次去往当地档案馆查阅历史资料。据媒体报道:“时任邓县文化馆馆长陈付德告诉记者,文化馆派从小熟悉邓州城、有美术功底的王国道,为连环画创作组画出1948年的邓州城。他经常和三位画家一起实地走访,在他自己记忆的基础上,多方求证,力保准确可信。”电影执行制片人王利鸽也认为档案馆为布景、后期制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查证文史,完善剧本,布局推演,据导演介绍:“探究历史,拼接碎片,摒除概念和图解,通过个性化的人物塑造和真实可感的故事努力还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立足过程中的壮举是本片的主旨。”
张玉中评价郭文庚的扮演者何云龙演出了角色的复杂性。他的选择与处境,串起了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
“在真实历史的界面上进行深度挖掘,才能增加人物的厚度。重故事、重情节,将艺术与历史有机结合,才能让观众在故事中感受英勇奉献的先辈精神。”
据悉,该片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邓州市远大广电融媒集团有限公司、秉德行远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来源: 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