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阳医专三附院微创外科张文兴教授团队,成功运用"反穿刺技术"完成一例高难度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消化道重建,避免该类手术易出现的"泄漏"和"堵塞" 问题,为复杂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带来了更安全、更有效的微创治疗选择。目前,该技术仅在国内少数三甲医院开展。
59岁的郝大叔于半年前饱受腹胀、食欲不振的困扰,在当地医院按"胃炎"治疗却不见好转。令人揪心的是,他近期体重骤降30斤,进食时出现明显的"噎住"感。察觉到情况严重,郝大叔来到南阳医专三附院求诊。在经过胃镜、80排CT增强扫描、病理检查后,他被确诊为贲门-胃体癌。病情刻不容缓,手术是唯一有望根治的手段。
郝大叔的CT影像
挑战:精工细活,吻合口是生命线
对于郝大叔这样的贲门-胃体癌患者,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是首选方案。然而,手术最大的难点不在切除,而在切除后的消化道重建------将剩余的食管与空肠(小肠的一部分)重新连接起来(医学上称为"食管空肠 Roux-en-Y 吻合术")。
突破:"反穿刺"技术成功重建消化道
面对关键的吻合难题,张文兴教授团队迎难而上,采用了"反穿刺"技术。这一方法有效解决了在深窄空间内实现精细、可靠吻合的技术瓶颈。手术团队凭借精湛的腹腔镜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成功运用该技术,克服操作空间狭小等困难,顺利完成了食管与空肠的精细吻合。
以患者获益为终极目标,微创技艺再突破
"手术成功只是起点,患者术后的长期生存质量才是我们追求的终点。"张文兴教授强调。郝大叔术后恢复顺利,未出现吻合口漏、狭窄等并发症,目前已能逐步恢复经口进食,迈向康复。
此次应用"反穿刺法"成功完成高难度腹腔镜下全胃切除及消化道重建,在我院尚属首次,是南阳医专三附院微创外科团队长期秉持"精准、安全、微创、快速康复"理念,不断挑战技术极限的生动写照。它不仅彰显了团队在复杂上消化道肿瘤微创治疗领域的领先实力,成功攻克了腹腔镜手术中的关键性技术瓶颈,更为胃癌患者带来了更安全、更有效、创伤更小的先进诊疗选择。
未来,南阳医专三附院微创外科将继续深耕微创技术前沿,以更精湛的医术和仁爱之心,守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
张文兴教授科普时间:
反穿刺法吻合的原理
其原理是解决使用圆形吻合器需要行荷包缝合固定抵钉座的问题。主要步骤是首先在食管前壁作一处切口,用带缝针的缝线穿过抵钉座顶端的小孔,在缝线末端打结,将抵钉座从食管前壁的切口插入,然后在距离切口1-2cm处反转穿出食管前壁,引出抵钉座并收紧,离断抵钉座下方的食管,最后使用圆形吻合器完成食管空肠端侧吻合。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抵钉座置入相对简单,操作过程对食管的损伤较小,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