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骨二科脊柱外科团队通过脊柱内镜微创技术,帮助一名行动艰难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重获行走自由。
6 年顽疾步步紧逼,束缚感如影随形
“从下肢发麻到走路像踩棉花,这六年两条腿就像被无形的袜子套住了。” 回忆起患病历程,52 岁的高先生仍心有余悸。起初双下肢间歇性麻木并未引起他的重视,直到半年前症状陡然加重 —— 每天 40 分钟的肢体束缚感演变成持续性无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生活。
#最凶险的颈椎病 传统手术风险高
三个月前,高先生被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作为颈椎病中最凶险的类型,脊髓型颈椎病因颈椎间盘退变、骨赘增生等压迫脊髓,可引发下肢踩棉感、大小便功能障碍,若延误治疗,脊髓长期缺血缺氧将导致不可逆性瘫痪。高先生颈椎CT及MRI 显示多个节段椎管严重狭窄,脊髓受压程度严峻,手术干预刻不容缓。

患者影像图片(红点部分是被压迫的椎管)
骨二科脊柱外科团队评估发现,传统开放手术需切开颈椎后方结构,不仅创伤大、出血多,还可能破坏脊柱稳定性,多节段连续压迫更让术后瘫痪风险显著增加。
#专家助力:小切口下的精准 "脊髓解压"
面对这一复杂挑战,我院骨二科李丰义主任团队, 特别邀请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中心首席专家马海军主任莅临指导,共同制定了精准的手术方案。
手术采用先进的脊柱内镜微创技术,在马海军主任的指导下,由李丰义团队密切配合实施。在高清内镜放大视野下进行 ------ 通过颈后数毫米微孔建立操作通道,精准识别并去除增生骨赘、肥厚韧带等致压物,全程零损伤脊髓,同时完整保留颈椎骨性结构,最大程度维持脊柱稳定性。
#快速恢复:术后短期内肌力显著提升

高先生为科室送上锦旗
微创手术的优势在术后迅速显现。高先生双下肢肌力从术前勉强站立提升至正常行走,困扰六年的束带感完全消失。在医护团队的快速康复管理下,他于术后不久康复出院。出院时,高先生特意送来锦旗,激动地表示:“感谢医护团队用高超技术让我重新站起来!从无法走路到行动自如,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微创技术重塑颈椎手术理念
李丰义主任说:"颈椎多节段狭窄的微创治疗需要丰富的经验与精准的解剖把握。我们通过内镜技术实现了‘小切口解决大问题’,结合术后康复管理,帮助患者高质量回归生活。"
健康提醒:持续性肢体麻木、行走不稳需警惕脊髓型颈椎病,建议尽早就医。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