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消防设施操作员,一年挂靠赚几万”“家庭教育指导师线上工作、时间自由、收入稳定”……职业焦虑和证书福利催热了技术技能领域的“考证经济”。然而,一些单位和机构通过广告造假、证书造假、培训造假等套路,违规组织培训、评价、颁发证书,涉嫌欺骗欺诈。
通过考取证书,提升技术技能,为职业发展加持,本是好事一桩。但从现实来看,一些考证已然“变了味”,虚假广告、无中生有、画饼圈钱等证书培训套路频出,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扰乱职业培训市场正常秩序。五花八门的“证”,无形中也加重了劳动者参与成本,提高了行业门槛,更严重的是,还滋生了许多流弊,增加了寻租和欺诈的空间。当务之急是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市场提供合法合适的培训服务,更好地提高劳动者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取消不必要的认证,让职业资格考试“瘦瘦身”,为劳动者营造良性有序的就业环境。
给“考证经济”降温,关键是打破以“证书系统”为核心的能力认定与资源分配模式,建立多元评价标准体系,推动证书与政策待遇脱钩。从事某一新职业,也不能光想着靠“一证打天下”,要真正掌握所需的技能,除了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还需通过入职后的培训和实操,实现“学中用、用中学”。如此,方能真正祛除“考证热”的虚火,优化人才培养引进,促进各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