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南阳市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我市聚焦“两高四着力”,纵深推进“五聚五提”,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扎实推进各项政策落实,生产供需同步发力,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良好态势,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民间投资等多项核心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全省经济稳定增长贡献了“南阳力量”。
经济总量稳步攀升 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实现生产总值3747.71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7.7%,较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高于上半年0.2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0.3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韧性持续凸显。
从产业看,三次产业协同发力,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第一产业增加值537.94亿元,增长3.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为全市经济稳定运行筑牢“压舱石”;第二产业增加值1212.33亿元,增长5.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其中二产占比较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工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1997.44亿元,增长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连续两个季度加快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4.4:32.3:53.3,产业布局更趋合理,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农业生产稳中向好 畜牧大市地位持续巩固
前三季度,我市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达1087.27亿元,同比增长3.4%,较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呈现“粮稳、菜丰、畜旺”的良好局面。
经济作物生产势头良好,特色农业优势凸显。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2.5%,其中食用菌产量增长6.4%,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茶叶产量增长2.4%,园林水果产量增长1.8%,特色经济作物持续为农业经济注入活力。
猪禽蛋等生产全面提速,全市猪牛羊存栏、出栏量稳居全省前列,肉蛋奶总产量位列全省第三位。其中,生猪出栏增长7.9%,较上半年加快4.9个百分点;家禽出栏增长10.9%,较上半年加快4.7个百分点;禽蛋产量增长0.2%,较上半年加快5.5个百分点。
我市畜牧大市地位的巩固,离不开龙头企业带动与政策支持的双重发力。牧原集团、方城鸿旺牧业、桐柏立华等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部分企业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农户增收;同时,方城县等县区高效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扶持养殖企业扩能,叠加《河南省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从资金、信贷、保险、土地等全要素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工业经济质效双升 新兴产业成增长新引擎
前三季度,我市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与全省持平,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在上年同期9.7%的高基数下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行业增长面持续扩大,制造业支撑作用突出。全市规上工业39个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达76.9%,较上半年增加1个行业;其中20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占比51.3%,行业增长的广泛性进一步提升。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4%,装备制造业增长20.5%,较上半年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1.7%。
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为工业经济注入“新动能”。前三季度,我市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7.2%,不仅快于规上工业8.8个百分点,还高于全省5.6个百分点;其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22.8%,较上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创今年以来新高,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细分领域中,生物产业增长28.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7.3%,新兴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明显,为南阳工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空间。
固定资产投资稳增优构 有效投资激发内生动力
前三季度,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0.8个、5.8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民间投资信心显著回升,同比增长9.2%,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0.7%,较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成为投资增长的“主力军”。
工业投资担当“强引擎”角色,1至9月同比增长18.4%,连续1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8.9%,较去年同期提升6.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7.2%,为工业转型升级筑牢根基。高技术领域投资热度不减,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8.3%,较1至8月加快2.7个百分点,对工业投资增长贡献率达16.0%,拉动工业投资增长3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投资更是以39.9%的增速领跑,技术创新驱动作用凸显。此外,设备更新投资快速增长,1至9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42.1%,较去年同期加快56.6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从4%提升至5.4%,投资内生动力持续激发。
消费市场稳中见韧 升级趋势引领品质转型
前三季度,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39.24亿元,同比增长6.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9个、0.2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呈现“稳中见韧、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消费“主引擎”动能充沛,限额以上23类商品中18类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8.3%,民生类消费稳健托底——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等五大类商品零售额合计增长17.3%,直接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5.1个百分点。
消费升级趋势尤为鲜明,发展型、享受型消费需求快速释放,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5.2%、29.4%;智能与绿色消费成为新亮点,限额以上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31.4%,1级及2级能效商品增速达46.3%,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16.6%、38.4%、19.3%,消费市场加速向“高品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自2024年以来,全市以旧换新补贴超16亿元,带动汽车、家电等销售近100亿元,政府资金撬动比例达1:6,形成“政策促消费、消费带产业”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以“建强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奔向新辉煌”为目标,聚焦产业升级、项目建设、消费提振等重点工作,坚定信心、勇挑大梁,奋力打好全年经济“收官战”,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及“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南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