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节水抗旱稻种植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引擎”


记者 杨峰

2025-10-29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近年来,镇平县大力推广节水抗旱稻种植,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引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镇平县贾宋镇黑龙庙村天顺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基地,谷物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合作社负责人李占成:“因为近几年秋季雨水增多,部分低洼地块儿容易发生涝害减产,在农业专家指导下,合作社尝试种植这个旱直播水稻,合作社现在种植水稻有400亩,现在预估产量,亩产量(湿稻)在1200斤左右,收益的话在1000元左右,收割完成之后,在地头直接由粮食收购商拉走。”

据了解,该旱稻种植项目由河南省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豫资集团)驻镇平县张林镇楚营村驻村工作队引进,在张林、贾宋等多个乡镇高标准农田、种粮大户推广试验种植。豫资集团驻镇平县张林镇楚营村第一书记周刘杰:“该品种具有亩产高、缺水稳产,品质优良,在镇平县已经成功落地了1000多亩的示范田,为破解镇平县的农业难题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样本。”

镇平县地形特殊,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近年来秋季天气异常,旱涝急转,为确保粮食安全,大力推广优质高产节水抗旱稻种植。镇平县农技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农技推广研究员张立军:“我们农技人员积极对接省市旱稻方面的专家教授,在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以‘专家+农技员+合作社’的方式实现技术熟化落地、农业增产提效。”

近年来,镇平县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以科技兴农为支撑,建成高标准农田58.38万亩,聚焦节水抗旱稻等农业高质量发展的 “新引擎”,培育壮大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 模式,让种粮农民真正实现“丰产又丰收”,走出了一条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发展的粮食生产之路。镇平县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李四林:“下一步,我们将扩大推广规模,计划三年内在低洼易涝地、中低产田推广节水抗旱稻5万亩;建强产业生态,依托宝稻公司发展规划,打造集育种、种植、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支撑,与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省农科院等深化合作,建设节水抗旱稻试验示范基地,让更多‘金穗子’变成农民的 ‘钱袋子’;把节水抗旱稻培育成河南粮食提质增效的 ‘王牌品牌’,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展现镇平担当!”

镇平台记者靳小宁、渠金海、聂渊博、李晓娜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