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聚合力 基层治理绘新篇】淅川县商圣街道:巧解民生“千千结” “小网格”托起“大民生”


记者 邱政朝

2025-11-22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在淅川县商圣街道,一场以党建引领、数字赋能为核心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正悄然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方式。通过织密“小网格”,这里蹚出了一条服务“大民生”的新路径。

近日,在商圣街道鹳河社区建行小区的三方议事厅里,一场关于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的讨论正在热烈进行。居民代表、社区干部和物业负责人围坐一堂,共商小区发展。此前,居民杜玉阁通过扫码反映问题,很快便得到了回应和解决。:“杜玉阁:非常感谢社区领导给我们的支持。社区支部书记杨开运:有任何需求随时给我们提,社区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你们。”

这种高效响应的背后,是鹳河社区探索推行的“红色物业”新模式。该模式通过构建“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协同机制,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在肖家巷网格,“党员包联到户”机制让服务更加精准。商圣街道肖家巷居民曹巧珍:“老了,网格员来给我帮个忙认证,上门服务。有个啥事给网格员打个电话都来屋里给我服务来了,我都感谢不尽。”

而在顺风社区,“合伙人工作站”则汇聚起更多社会力量。社区整合辖区单位和热心业主资源,打造暖心驿站、便民药箱、居民议事厅等特色载体。今年以来,已精准解决停车管理、设施维修等民生问题3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50余起。商圣街道顺风社区支部书记侯云峰:“目前社区合伙人空间提供家政服务、月嫂服务、舞蹈培训等七项服务,安排有两名专职网格员负责日常运营,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各种服务,解决平常的疑难杂症。”

从“便民服务”迈向“精细治理”,科技赋能不可或缺。商圣街道智慧化运行管理中心依托“网格云管理系统”,配套“民呼必应”小程序和视频互联系统,实现群众“一键诉求”与网格员“高效响应”的无缝衔接。

商圣街道智慧化运行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杨迪:“我们通过智慧平台,可以对网格内的事件进行实时调度和督导。平均响应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办结率达到了98%,目标就是让居民的每一个合理诉求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

从“红色物业”到“党员包联”,从“社区合伙人”到“智慧中枢”,商圣街道以党建为引领,用“小网格”撬动“大治理”,织就了一张既有温度又有效率的基层治理网络。商圣街道办事处主任董士铭:“街道将持续深化共建共治共享,一方面补齐服务短板,引入家政、维修等多元力量;另一方优化智慧平台功能,推动基层治理从“高效处置一件事”向“根本解决一类事”深化,让治理更有温度、更具实效,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与获得感。”

淅川台记者刘丽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