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重拳整治“假麦种” 守护群众万亩粮


记者 杨峰

2025-11-20 来源:南阳12345

 当前正值冬小麦播种关键时期,唐河县陆续有群众向12345热线反映麦种质量不一、市场供应不规范等问题,为保障粮食安全、护航全县214万亩冬小麦顺利播种,唐河县以热线为抓手,开展麦种市场专项整治,构建“诉求响应—快速处置—源头管控—长效监管”闭环机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麦种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一、畅通热线渠道,构建快速维权机制

 唐河县优化诉求分级处置机制,组建4支农业执法中队,分乡包片巡查全县25个乡镇(街道),确保群众诉求高效承接、快速转办。对假劣麦种等紧急举报,落实“2小时响应、24小时现场核查”,一般咨询类诉求做到“48小时办结反馈”;同步开展“放心麦种下乡”活动,组织农技与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讲解麦种包装查验与维权知识,累计发放识假辨假手册1.2万份,覆盖农户2.3万户,切实增强群众防范能力。

 二、强化执法监管,推动为农服务下沉

 聚焦热线反映集中的套牌侵权、未审先推、白皮袋麦种及标签不规范等问题,唐河县多措并举推动服务下沉:一是问题导向抓排查。对县、乡、村三级农资经营门店及集散地开展地毯式检查,组织30余名高技能农艺师包村到户,提供选种播种“一对一”技术指导;二是专项抽检保质量。联合农业农村局执法大队抽检52个小麦品种,重点检测纯度、发芽率等指标,合格率达100%;三是联合执法护民生。协同公安、乡镇开展“节假日+错时”突击检查,严厉打击流动售假,涉嫌犯罪线索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三、压实主体责任,健全源头追溯体系

 唐河县采取“双线并进”模式,压实农资经营主体责任。一方面,组织600余家农资门店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规范购销台账管理,实现麦种来源可溯、流向可查;另一方面,完善“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监管,配备专职协管员,指导商户通过线上APP或线下窗口完成210余类种子备案,构建“检打联动”机制,实现监管全覆盖、责任到人,形成“查办一起、震慑一片”的治理效果。

 截至目前,唐河县累计受理“麦种质量”类诉求工单123件,实现办结率、满意率“双百”成效,有力维护了农民权益与秋播秩序。下一步,唐河县将持续依托12345热线机制,精准深化助农惠民服务,为农户稳产增收保驾护航,筑牢全县粮食安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