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偶尔发作已经让人烦恼,但如果耳鸣持续十几年,那将是难以想象的痛苦折磨。家住唐河,今年33 岁的田女士,就深陷这样的困境长达 11 年之久。
田女士的耳鸣很特别,她总能听到和自己心跳同步的“咚、咚、咚”声,就像耳朵里藏了一颗小心脏。这声音不分昼夜,尤其在夜晚安静时,那持续不断的声音让她难以入眠。长期如此,她变得敏感、焦虑、暴躁,记忆力也下降了,几近崩溃。
11年间,田女士跑遍南阳市内多家三甲医院,还去了不少省级医院,可一次次都失望而归。漫长的治疗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也消磨了她的信心,她甚至一度放弃治疗。
转机出现在近期,田女士的耳鸣突然加重,在亲属的介绍下,她找到了我院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的李振刚主任。
李振刚主任深知田女士的痛苦,他仔细询问病情、查体、查看影像,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田女士位于耳后骨岩部的左侧乙状窦前外侧乳突局部骨质缺损。结合田女士描述“像心跳一样整齐,偶尔用手压迫左侧颈部后,心跳声可短暂消失”的症状,李振刚主任明确诊断田女士患的是因左侧耳后的乙状窦前外侧乳突局部骨质缺损导致的血管搏动性耳鸣。
“搏动性耳鸣就是能听到类似心脏或脉搏跳动的声音,像是波涛声、水泵声、哄哄声……特点是和心跳、脉搏的节奏一致。”李振刚主任介绍说,这是因为头颈部的器官、心血管,或者其他结构产生了异常声音,这些声音通过骨头、血管或者血流传到内耳。像田女士这种情况,是因为耳后骨岩部的左侧乙状窦前外侧乳突局部骨质缺损,这种导致搏动性耳鸣的情况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为了给田女士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专家黄维平教授与李振刚主任深入讨论研究。同时耐心地和家属沟通,告知手术必要性、风险和预期效果。综合考虑后,决定采用自身筋膜及骨粉修补缺损乙状窦的手术方案,不仅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性价比高,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1月11日,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手术团队在李振刚主任带领下顺利完成乙状窦骨壁重建术。
“我的耳朵不响了!” 这是田女士从麻醉中苏醒后说的第一句话。那一刻,所有人都为她感到高兴。如今,田女士已经康复出院,并为治愈她的医护人员送来锦旗以示感谢。
田女士的成功治愈,充分展示了我院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精湛的诊疗技术。如果您或身边的人也正被耳部疾病困扰,欢迎选择我院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优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