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南阳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李向辉提醒,此时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气温骤降,人体适应不及,就容易出现呼吸系统及肠胃系统的疾病。这也是“阳气由收转藏”的关键时期,养生需注重“外御寒、内清热”,为冬季储备能量。
以下从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为您详解霜降养生要点。

起居养生:避寒就温,早睡早起
1.脚部保暖是关键: 俗话说“寒从脚起”。霜降后,气温下降明显,一定要穿袜子,睡前可以用温水泡脚,加入艾叶或生姜,能促进血液循环,驱除寒气,改善睡眠。
2.适时增添衣物: 此时不宜再“秋冻”,尤其要注意腹部、膝关节和颈部的保暖,以免着凉感冒或引发旧疾。但添衣也需有度,以不觉寒冷为宜,避免出汗后反而更易受风感冒。
3.早睡早起,顺应时节: 秋季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
饮食养生:平补润燥,健脾益胃
1、滋阴润燥为主
霜降后秋燥明显,易伤肺津,表现为口干、皮肤干、便秘等。推荐食用梨、百合、银耳、蜂蜜、芝麻等润燥食材,遵循“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的原则。
2、平补脾胃
霜降五行属土,对应脾胃,此时脾胃功能旺盛,宜淡补调胃。可选用山药、茯苓、薏苡仁、红枣等平和食材,或搭配羊肉、兔肉等温补肉类,搭配党参、黄芪等中药煲汤,健脾益胃。
3、忌辛辣刺激
避免过量辛辣、油炸食物,以防加重秋燥或引发胃病。
运动养生:动静结合,不宜过度
1.选择温和的运动: 如登山、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霜降时节秋高气爽,登高望远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舒缓心情。
2.运动时间宜晚: 最好等太阳出来之后,气温回升时再进行锻炼,避免因清晨气温过低而诱发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
3.运动前充分热身: 天气变冷,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会降低,运动前必须做好充分的热身,防止拉伤。
4.运动量不宜过大: 避免大汗淋漓,导致阳气外泄,耗伤津液。应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度。
(张馨月 李向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