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异彩纷呈多幻变
在南阳汉画馆里,有这样一块画像石:一男子一只手摇着拨浪鼓,另一只手还能跳接12个小球。看过的人都会惊叹:原来古时候就有这样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了。
河南博物院“汉代斜索戏车画像砖”。
南阳汉画馆镇馆之宝“许阿瞿”的百戏表演。
杂技在中国源远流长。学术界对杂技的起源,较为公认的说法是杂技源于秦汉百戏,百戏源于战国角抵。因而,杂技又有“大角抵”“角抵戏”“散乐”“杂耍”“把戏”等叫法。
开场、画锅、使扣、撂明地、摸杆、搭棚、赶堂会……这些“行话”,说的就是杂技。
柔术、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这些是杂技的“绝活”项目。
河南作为中国杂技艺术主要发祥地,素有“杂技之乡”的美誉,在《庄子》《列子》等典籍中,都有关于中原杂技的记载。从汉唐宫廷艺术的鼎盛,到勾栏瓦肆的繁荣,从“走马卖解”的凋敝到“杂技外交”的担当,作为“百戏之都”的河南,见证了杂技艺术的每个重要发展节点。杂技艺术,从古至今,熠熠生辉。
史话石说 见证古老技艺
“(汉武帝)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
《汉书》
杂技作为一门古老的肢体表演艺术,从原始人挥动粗壮的手臂制造工具的那天开始,就能依稀看到杂技的影子——
采集果实,需要攀藤爬树;追逐野兽,需要奔跑投掷。后来的投壶、射箭、流星索等项目,从中有踪迹可寻。
大约在新石器时期,杂技已经萌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发现许多精美的空心圆陶球,内装沙粒,摇动时沙沙作响,应是表现手技的道具。
随着社会变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杂技在力技(扛鼎)、形体技巧(跳剑)、耍弄技巧(口技)、驯兽等方面初具雏形。秦代,角抵戏正式登场。汉代经济繁荣,国力昌盛,与西域各国关系友好,促进了文化大交流,终于在东汉形成多彩“百戏”。
借助于近代考古发掘,我们有幸一窥古人百戏风貌。
南阳汉画馆,是我国建馆最早、藏品最多的汉画像石博物馆。馆藏画像石近3000块,其中重要内容是角抵百戏。百戏在东汉宫廷和达官贵戚之中已非常流行。画像石刻画的,既有投壶宴饮、斗鸡走狗的享乐场景,还有飞剑、跳丸、倒立、吐火、耍坛子、长袖舞等杂技表演,见证了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融合。
走进南阳汉画馆,细细观摩“角抵”展厅的一块块画像石,我们不难发现,当时不仅有“斗牛士”“斗熊士”,还有“打虎英雄”“搏狮勇士”。人物或赤手空拳或头戴面具奋勇搏击,激烈的格斗场景,穿越千年岁月,仍令人感到震撼。
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许阿瞿”画像石,刻画了年仅5岁不幸夭折的许阿瞿生前游戏场景。五人表演舞乐百戏,如飞剑跳丸、跳盘鼓舞等,为后人研究汉代百戏提供了珍贵的直观史料。
汉画馆的藏品中还多次出现形态优美的“倒立”表演场景。《中国杂技史》作者傅起凤认为,这说明汉代“倒立”技巧已相当精深,为中国“倒立”技巧至今走在世界前列打下坚实基础。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汉代斜索戏车画像砖”,表现的是中国杂技史上的经典绝技。画面中有两辆戏车,被飞奔的骏马拉着前行,前车上的艺人正在表演倒立、圆球上跳丸等绝技,后车上的艺人在一条倾斜度为50度左右的斜索上“踩钢丝”。这项1800年前的大型戏车表演绝技,现已失传,后人只能从这块画像砖上,窥得当年的表演是多么惊心动魄。
百戏是不需要任何语言就能理解的视觉艺术,很适用于外事活动。因此在汉代被推上外交舞台,成为文化交流中走在前列的艺术形式。史料记载,汉武帝曾举办过声势浩大的“大角抵”表演,招待外来使臣。而他国使团来访时,也会带来杂技幻术表演者,部分精彩技艺如吐火、结绳、吞刀、都卢寻橦等,很快被中原艺人吸收,使得汉代杂技艺术更精彩丰满。
在南阳汉画馆,不少画像石也记录了这一事实。“看,这是位胡人,他深目高鼻,头戴尖顶帽,正持钩驯象。”讲解员说。
画像无语,历史有痕。画像充分证明,东汉时驯象技术已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中原,成为人类的共同文化瑰宝。
百戏之都 隋唐盛极一时
“立部伎,鼓笛喧。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
唐·白居易《立部伎》
东汉之后的魏晋南北朝,以中原杂技传统节目为基础,各民族之间频繁交流,兼收并蓄。吸收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猿骑”“五兵角抵”和大批高空节目,加之又引进西域歌舞、杂技幻术,使得技艺更充实。
隋唐时代,洛阳发展成“百戏之都”。隋炀帝在洛阳聚集乐工三万余人,其中半数为百戏艺人。专业队伍巨大,演出盛况空前。
公元606年,隋炀帝在洛阳芳华苑举行首场“百戏大会演”,招待使臣。内容有幻术“黄龙变”“扛鼎”“耍大缸”“竿技”等,标志着宫廷杂技极盛时代的开始。之后演出规模越来越大,每逢万国来朝,都要上演百戏盛会,演员上万人,队伍绵延七八里长。演出装备奢华,不仅演员,观众也要穿锦绣花衣,竟至“两京绘锦为之中虚”,卖断了货。
这种超大型的演出规模,世界戏剧史上实属罕见。
进入盛唐时期,国家的兴盛进一步推动文化繁荣。具有历史传统的杂技,在洛阳掀开了辉煌一页。
唐玄宗在洛阳明义坊设立两个教坊,主要培养百戏人才,直属宫廷管辖,可谓是百戏“国家队”。当时杂技节目多达一百多个,流行有“叠罗汉”“戴竿”“乔装动物系”“马戏”等,技艺高超,高手云集。
唐代独多女大力士,杂技内行谓之为“底座”者,能承巨重。最为有名的“戴竿”三原王大娘,长竿上能载十八个人而行,“纤腰女儿不动容,戴行直舞一曲终”,这样的神力之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听起来洋气的“国际大马戏”,回河南才算回到了老家。马戏是百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隋唐时期洛阳城,演出已达到极盛。唐玄宗曾在洛阳天津桥“设酺”,为期三天,一边享受美食,一边观看演出。不仅有寻橦走索、丸剑角抵等百戏,又引大象、犀牛等入场,巨兽能随乐而舞。
对此盛事,文人描述颇多。诗人陈子昂曾有诗记载洛阳盛会:“垂衣受金册,张乐宴瑶台。云凤休征满,鱼龙杂戏来。”张祜《大酺乐》:“车驾东来值太平,大酺三日洛阳城,小儿一伎竿头绝,天下传呼万岁声。”可见当时演出盛况。
隋唐时期的洛阳,是国际化大都市。由于国际交往频繁,对杂技的需要增加,同时,中原杂技也随同中华文化向四方传播,推动了不同文化地区杂技、乐舞的进一步交流融汇。
踏着丝绸之路而来的胡人,不少以表演百戏谋生。这些卷发碧眼的美女,善胡旋舞,是当时的“网红”,西域风情的艺术表演,引得观众流连驻足。
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推动百戏在盛唐达到了艺术鼎盛时刻。
勾栏瓦肆 满是人间烟火
“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唐“安史之乱”后,杂技艺人的生存状态也发生了急骤变化——宫廷杂技队伍散落。
到了宋代,曾风头无两的百戏,活动重点从宫廷转到民间。汉唐时总称为“百戏”的混合艺术,不再包揽万象,成为专指杂技的名称。
随着北宋“夜市”等城市文化生活的开放与活跃,勾栏瓦肆应运而生。
勾栏瓦肆,是指市井中固定演出的场所,相当于现在的剧院、游乐场,还有围绕着它们的餐饮、住宿等配套商业中心,相当于“宋代版迪士尼”。知名文化学者马未都称:“(北宋)当时最大的象棚能容纳数千人,这样大型的文艺表演场地,在世界上是少见的。”
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对此有生动记载:有位光头杂技艺人在街头卖艺。双手轮番将三个系着布带的镲抛向空中,周围多人围观,其中两个孩童站在板凳上观看。
勾栏瓦舍的繁荣造成了竞争的加剧,杂技行当分工日趋精细,并出现“社火”组织,相当于后代的杂技班或者专业行会。通过“社火”培养众多人才,出现了有名有姓的“一线明星”。有的勾栏贴上红绿招牌,写上演出内容与“明星”名字,可以说是现代“海报”的雏形。
由于当时的北宋汴梁城水系发达,利用水面演出的“水百戏”逐渐兴起,尤以金明池“水百戏”更有名。行走船只上进行杂技表演,难度可想而知。“水百戏”的高潮部分是“水秋千”,艺人爬至高杆顶部,翻身入水,这大概就是最早的“花样跳水”和“空中飞人”表演了。
当时的汴梁城,除了日常演出外,一年中规模最大的百戏演出活动,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这期间。举城欢腾,夜不闭市,“奇书术异能,歌舞百戏,粼粼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官方和民间都大办灯会和游乐活动,形形色色的演出队伍,边走边演。如今时髦的“沉浸式”“行进式”等表演方式,早在北宋就已开先河。
当然,我们不必羡慕宋人的“眼福”。如今,根据《清明上河图》复建的清明上河园景区内,成功再现了北宋勾栏瓦肆的繁华场景。走进景区,但凡见一个地方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通常是在进行民俗杂技等表演。
“景区内现在有喷火、甩流星锤、柔术、叠罗汉等传统杂技表演,一直深受游客喜爱。”清明上河园景区的工作人员自豪地说。
1956年开封杂技团团长赵新春表演的“托龙头”。
2017年河南省杂技大赛金奖节目——开封市杂技团《顶板凳》。
不仅清明上河园,开封的万岁山·大宋武侠城、翰园碑林,郑州的《只有河南》、电影小镇、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旅游项目中,都保留着“空中飞人”等传统杂技表演。
深受传统文化的深层滋养,河南杂技艺术在与现代旅游不断融合中,依旧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传统文化 涌起时代浪花
“中国杂技,美如诗画。”
《东北庄杂技》
代表中原高水平杂技技艺的地方,首选濮阳东北庄。
河南濮阳东北庄古槐树下练杂技。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人人玩杂技,都能露一手。”描述的是濮阳市东北庄人表演杂技的场景,足以看出此地杂技文化的深厚基因。杂技已经与他们生活、劳动高度融合。在东北庄人手中,小到豆子、手帕,大到桌椅、水缸,都能随手“耍一耍”。
盛夏时节,我们慕名走进濮阳,感受这里浓厚的杂技文化。在中国最大的杂技学校——濮阳杂技艺术学校,车声轰鸣,一群年轻的女孩子冒着酷暑正在训练,只一会儿工夫,就汗透衣衫。
这个国内首支环球女子飞车队,由十余名平均年龄15岁的姑娘组成。她们驾车在球形铁笼壁上急速行驶,难度极大,充分展现杂技的艺术魅力。以她们为主角拍摄的视频《飞车女孩》风靡全网,播放量达到2亿次。
乡村杂技。
作为一门古老的技艺,河南省拥有4个“中国杂技之乡”,依据命名先后,分别为濮阳东北庄、周口市、濮阳市、开封市,“中国魔术之乡”1个即宝丰县。全国共有13个“中国杂技、魔术之乡”,河南占据5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如今,河南的杂技团体和从业人数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杂技队伍主要集中在濮阳市和周口市,魔术表演团队主要分布在宝丰县。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原杂技艺人创造了以力技、形体技巧、幻术、驯兽等为代表的杂技艺术,有些节目流传至今,深受观众喜爱。催生了许多新的表现形式,创作了一大批优秀节(剧)目,在国际、国内杂技赛场上屡屡获奖。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杂技肩负“文化使者”的时代使命,发挥着促进中国文化传播及杂技外交的积极作用。在海外掀起一次又一次中国杂技热、河南杂技潮。濮阳、郑州、开封、新乡、漯河、洛阳、驻马店、周口及宝丰等几十个杂技、魔术团体,先后到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演和比赛。
文化的繁荣离不开继承,更需要创新。濮阳推出的大型国际杂技剧目《水秀》,借助现代声、光、电的新技术,加上舞蹈、音乐、戏剧等辅助,将惊、奇、险、美的杂技“绝活”完美融合,成为不少人游河南的打卡项目。
“这台杂技秀,不仅展示了高超的技艺,还令人得到了美的愉悦,如同一场视觉盛宴。”观众的点赞说明了创新的成功。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河南杂技,正以鲜明的中原印记屹立于世界杂技之林,展现中原杂技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本版图片均为河南日报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