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村子,背靠大山,面朝水库。十多年之前,村里路、电等样样不通,村民们都被堵在沟沟岔岔,刨着薄地望天收。村民要出山,只有一条土路,而且需要翻五座山,过六道沟,打个来回,得一整天。
因为交通闭塞,出入不便,村里的姑娘们争着往外嫁,小伙子们很难脱单,村里一多半人,都没有出过大山。截至2015年年底,全村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431人,贫困发生率高达65%,我们村也被上级定为省级深度贫困村。
2016年年初,淅川县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我们村争取到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新建了易地搬迁安置房75套。同时,村里修了一条贯穿全村的柏油主干道路,连接241国道。后来,村内又新修30公里水泥路,实现了“组组通、户户通”。现在,村民开车到镇上,只要半个钟头。
住进新房子,还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为了让乡亲们尽早富裕起来,我们结合实际,大力发展既能绿化荒山、涵养水源,又能美化环境、增加收入的林果业。
2017年,曹金辉等村民开始种植果树,起初每人只发展几亩,投石问路,先看效果咋样。村里专门请来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果树日常管护教学,把路修到果园边,安装灌溉水管,帮助果农完善配套设施。现在曹金辉的果园,规模已经达到50多亩。每年光果树的收入就有6万元左右。
除了村民自主发展林果业,我们村也引进了河南省渠首生态园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核桃、软籽石榴、杏李、大樱桃、柑橘、芦柑等3500余亩,采用反租倒包、入园务工等形式带动农户增收。
脱贫户邹大美,丈夫有眼疾,三个孩子上学,日子过得十分紧巴。2018年,村里介绍她到河南省渠首生态园有限公司务工。她主动承包300多亩果树,负责栽树、日常管护及林下套种,年收入近10万元。她家不仅早已脱贫,还带动周边十几户村民加入了生态产业发展。2020年,全村99户贫困户全部退出贫困序列。
依托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地理位置优势,我们又积极开展以“摘农家果、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享渔家乐”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带动农副产品销售、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短短数年,村里就发展民宿、农家乐等23家。
我们的“绿饭碗”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而且让好生态成了乡村振兴的“强磁场”。作为村支部书记,我完全相信,只要干群齐心,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武华顶口述 河南日报记者韩春光 通讯员罗一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