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市场日趋活跃,部分商家趁机在农村地区生产销售山寨礼品、“三无”产品等假冒伪劣商品。据天津商业大学一项调查显示,有50%的消费者因“仿制逼真,难以区分”购买过山寨食品,26.6%的消费者因“价格低廉”选择购买山寨食品。
在农村小超市、小卖部、集市等地方,山寨食品屡见不鲜。山寨食品“下乡”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农村消费者权益。很多正品在农村市场没人买,与山寨食品有关。时间一长,“劣币驱逐良币”,正品反而买不到。有些山寨食品还具有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山寨食品大多来自小作坊,生产环境恶劣、卫生条件不达标,一些山寨食品“色香味”俱佳,但往往是过量香精、色素的“功劳”。倘若长期食用,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农村地区之所以成为山寨食品横行泛滥、牟取暴利的大舞台,与农村消费者消费水平低、品牌意识缺失、法律意识淡薄、鉴别能力差有关。农村地区人口分散,监管力量较弱、整治工作开展不力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种种因素叠加之下,就给山寨食品泛滥提供了可乘之机。
捍卫舌尖上的安全,农村不能成为盲区。不让山寨食品“下乡”,监管必须“上线”。各地对山寨食品有过多次专项打击整治,采取了不少整治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这就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制度,并实行常态化监管,形成铁一般的制度。
持续整治假冒伪劣商品尤其是山寨食品,要规范商品渠道,必须规范农村商超布局,下大力气持续整治没有运营资质的黑超市,使商品进货渠道透明化。要建立溯源机制,反向追查。“食品溯源码”已经开始在全国多地推广普及。假冒伪劣商品之所以大行其道,来路不明是一大原因,出现问题难以找到责任主体。农村地区应加快建立包括集中收集、追溯、跟踪等制度在内的食品监管体系。对于所有流入农村市场的商品,尽快建立溯源机制,明确生产、流通责任,对全链条规范运营起到有效约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