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百姓富还要生态美。在南阳淅川,鸟类资源尤为丰富,当地就打起了鸟的主意,想通过鸟来兼顾生态美和百姓富,这个“一石二鸟”的主意推行地怎么样呢?来看记者在淅川的蹲点观察。
淅川县大石桥乡湿地办主任 段国锋:老乡,走到村部开个会。
村民:开啥会?
段国锋:鸟导的会。
村民:不去了吧。
村民:我们都不懂得鸟啊。
段国锋:不懂得去听听嘛。
村民:鸟导,人家说啥叫鸟导的会,听不懂。
段国锋是淅川县大石桥乡湿地办主任,半个月前就开始张罗今天的鸟导动员会,没想到一开始就吃了闭门羹。
淅川县大石桥乡湿地办主任 段国锋:人不好找啊,现在人们不理解这个事。所以说现在咱们再去找人。
大石桥乡东湾村位于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能观测到的鸟类有近千种,半个月前,还迎来了“东方宝石“朱鹮的身影。这让段国锋非常兴奋。
淅川县大石桥乡湿地办主任 段国锋:朱鹮它对环境可挑剔啊,它有点呆萌,捕鱼都和其他鸟不一样,就把嘴伸到水里乱晃,晃到多少算多少。然后你想想,这环境得多好,才能乱晃都能晃到鱼。
同样兴奋的还有大石桥乡的乡领导们。他们一拍即合,决定好好发展观鸟经济。谁曾想,村民们一开始并不买账。
淅川县大石桥乡湿地办主任 段国锋:体会不到观鸟的这种价值,没有来个产业更实在,能直接对收入有影响。
既然直接动员不行,那就采取迂回战术,先给村民们普及一下鸟知识和鸟价值,段国锋立马给保护区的专家打了电话,又让乡里继续动员村民。第二天,培训会就正式开始了。
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盛湾站站长 邓天鹏:叫什么?
村民:布谷鸟。
邓天鹏:布谷鸟是吧,这在我们那地方叫“割麦打豆 豌豆多多”。在大石桥这个位置,这个鸟叫的是什么。
村民:光棍过河,吃麦吃馍。
邓天鹏:听过没有 ,刚才那个。水鸪鸪,班鸠,咱们叫鸪鸪是吧。
听到熟悉的鸟叫还有熟悉的谚语,村民们来了兴趣,邓天鹏趁热打铁介绍起鸟导经济。
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盛湾站站长 邓天鹏:鸟导啊,咱们看这两个字,导就是导游的导。如果有人来观鸟,把他们引导到这个鸟所在的地方。(之后)你在我家吃 在我家住。这样我们就能有个收益。你听说过没有?
村民:不知道。
村民:没有。
村民们担心,看不看鸟是游客的自由,鸟导起不了多大作用,也挣不了多少钱。段国锋一听,决定带大家到香花镇的宋港码头去看看。
淅川县香花镇环湖村村民 靳曙:大家好,我是咱们船上的船长兼导游,咱们现在去的位置是丹江小太平洋。
游客:天气好拍海天一线是不是这么拍?这么拍就能拍到。
靳曙:对对 。江中心这种海鸥比较多一点。拍照拍到好照片没有?我给你们找个绝佳位置你们拍一下 。
靳曙从小就跟着父母跑渔船,十年前,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和库区网箱养鱼的全面清理,他收起了渔网,干起了客游船的船长兼导游,月收入也较之前增长了2倍还要多。
淅川县香花镇环湖村村民 靳曙:以前我们接待游客不到400人一天,这个现在节假日,一天的接待量是2377多人。
记者:就是从400到4000人?
淅川县香花镇环湖村村民 靳曙:对。有些是来拍鸟,没有拍到,他还会留个电话再过来。还有些是有很大的念想,,他来一次让他再来第二次。
淅川县大石桥乡东湾村村民 牛玉霞:以前我光觉得鸟与生态环境有关,没想到鸟还能与家庭经济收入有关。
看了香花镇靳曙他们现在的日子,村民们也迫切起来,要当鸟导!但是能不能学会,培训是不是免费,又成了大家的新顾虑。
淅川县大石桥乡东湾村村民 牛玉霞:我们年纪有点大了,导鸟观鸟,怕叫不上来名字。
淅川县旅游中心主任 赵成:我们邀请专家来做免费的培训讲解,提高村民的观鸟水平和服务能力。
丹江湿地保护区还制作了介绍珍稀濒危鸟类的画册、活页,方便村民带在身上,学在日常。
淅川县大石桥乡东湾村村民 杨福全:鸟类的知识人们学一点对以后有好处嘛。
记者:那您觉得现在学晚不晚?
村民:不晚不晚。往后的生活标准会越来越高 人们对这个的向往 对大自然的都需要的。
五月,这里将迎来夏候鸟筑巢繁育的高峰期,大家紧锣密鼓搭建了野外宣教点,还有观鸟塔。“生态+观鸟+旅游+研学”的新模式即将亮相。第一批村民鸟导也将正式上岗。
淅川县大石桥乡乡人大主席 刘黎明:生态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优势,无论游客是喜欢看花、还是看海、观鸟,湿地范围内都能达到他们期待的效果。
记者:我们无人机在不同区域飞了6次,都没能拍完丹江口水库上百平方公里的库岸线特点,这里有滩地 、丘陵、林地、还有坑塘、湿地,很难把这些特点不一、又不鲜为人知的生态景观盘活并串联起来。当地不断尝试后,就决定从“路”做起,从这里开始,正要建一条复合型环库生态廊道,它就是与水上航运旅游线并行的陆上交通线,以此推进沿线各村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生活方式的绿色革命,走出一条具有淅川特色的“两山”转换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