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在中心城区实施四大工程、开展十六项行动,持续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水平,常态长效做好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工作。这是6月15日记者从我市国家卫生城镇常态化创建工作推进会议上获悉的。
市容环境秩序提升工程
卫生清洁提升行动 每周五下午为“环境卫生清洁日”,组织开展城市清洁行动,确保环卫保洁全覆盖、无缝隙、常态化。加强垃圾收集清运管理,全面整治主次干道垃圾桶桶体破损污浊、不密闭和垃圾外溢及清运车辆不密闭、垃圾散落现象。落实门前五包,切实解决店外经营、一店多招和门面乱贴乱画、杂物乱堆乱放、污水乱泼乱倒等十乱问题。
流动摊点和早夜市提升行动 加强流动摊点规范管理,引商入市,做到定时、定点、定品种经营,经营设施摆放整齐,营业结束后场地无垃圾、油污,确保干净整洁、规范有序,无占道经营、堵塞交通、扰乱秩序、污染环境现象。
交通秩序提升行动 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全面清理占道经营,治理车辆乱停乱放、行人横穿马路、共享单车随意停放等问题。针对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尤其是汽车站和火车站“两站”区域、市中心医院、裕华商城、大统百货鸿德广场等周边道路,南新路口、南邓路口等6个出入市口区域等部位,大型商圈、市场、文旅景点、医院、学校周边路口路段车辆停放无序、交通堵塞现象,加强管理力度。坚决打击“黑出租”载人、宰客现象,树立窗口单位文明、卫生良好形象。整治三轮车、四轮车非法营运行为,渣土车、水泥罐车违法违规行为,机动车乱停乱放和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沿街叫卖、占道摆摊、店外经营现象。
黑臭水体治理提升行动 对城市内河水体进行全面排查,做好河岸、水体日常保洁工作,确保岸坡整洁完好,水面清洁、无漂浮物,切实消除腐败物对水体的污染。打击污水直排现象,消除黑臭水体。对市区及城乡接合部沟渠河塘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水面清洁、无漂浮物,消除黑臭水体。
医疗卫生服务优化提升工程
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行动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机构建设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发热门诊、肠道门诊、预检分诊符合规定。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AED)等医疗急救设备和药品配置合理、使用规范。医患关系和谐,辖区内无重特大刑事伤医案件。医疗废物与污水分类、收集、转运、处置等过程符合国家要求。医疗废物暂存点管理规范、标识明显。医疗污水收集、处理、消毒和排放符合要求。院内卫生干净整洁,室内无吸烟现象。
公共卫生服务提升行动 构建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和省、市、县三级传染病救治网络。落实传染病防控“四早”要求,压实“四方责任”,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稳定。健全重大事件处置中的社会心理健康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心理健康促进和心理疏导、危机干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规范。推进县、乡、村级公共卫生体系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重点场所卫生和饮用水安全提升行动 突出“四小”行业卫生管理,加大执法和检查力度。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和示范街区、示范门店创建活动,确保经营单位基础卫生设施完善、证照齐全、公示规范,经营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卫生达标、禁烟标识醒目、分区标识合理、三防(防尘、防蝇、防鼠)设施措施到位,各种物品消毒、保洁符合要求,皮肤病患者有专用理发工具,索证、索票台账的建立与保存、排风(烟)设施的安装等符合相应国家规范。供水单位证照齐全,集中供水、二次供水(现制、现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开展水质监测工作,采样点选择、检验项目和频率符合国家相关要求。饮用水达标率达到100%。
病媒生物防制提升行动 定期开展病媒生物密度检测与评估。开展以整治“脏乱差”为重点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及时清理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管好水体、粪便和生活垃圾,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场所。在病媒生物高发季节(3月至10月)每月10日、25日,在中心城区统一组织开展病媒生物消杀活动。
食品安全管理提升工程
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开展“餐饮服务规范年”活动,对餐饮服务单位实行风险分级管理,督促落实进货查验制度,加强餐饮具清洁消毒,规范后厨管理,提升后厨环境卫生水平。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防范“地沟油”流入餐桌。开展餐饮门店“厕所革命”,改善就餐环境卫生。
食品“三小”治理提升行动 加强食品“三小”(即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登记备案管理,积极推行“明厨亮灶”和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落实清洁消毒制度,“三防”设施健全、措施落实。积极推广分餐制和公筷制,大力倡导“光盘行动”。严禁贩卖、制售、食用野生动物。确保食品“三小”经营合法、基本设施完善,管理规范、卫生整洁,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状况良好。
集贸市场管理提升行动 加强集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卫生管理机制和管理措施,确保功能分区、卫生制度、农残检测、健康教育“四项公示”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设施设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市场内公厕、供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完善,垃圾收集容器齐全、管理规范,活禽宰杀和水产品售卖符合要求,商品分类摆放、整齐有序、干净整洁。
校园食品安全提升行动 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确保校园食品安全,防范群体性食源性疾病事件。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实行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对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周边餐饮门店及销售类食品经营单位做到监管全覆盖,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倡导合理膳食,开展营养均衡配餐示范推广,提倡“减盐、减油、减糖”。
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升行动 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和健康知识传播体系,将健康教育工作融入精神文明创建、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健身活动,努力实现“健康融入万策”。广泛宣传《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持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力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全面开展健康促进“321”行动,大力开展健康科普“六进”活动,深入推进“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夯实居民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大健康基石。
全民健身提升行动 推进全民健身活动,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场所工间操制度。加大健身设施建设,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不断提高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的覆盖率。进一步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加快形成“体医结合”的健康服务模式。
健康细胞创建提升行动 积极开展健康企业、健康乡镇、健康村(社区)、健康单位等健康细胞建设,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全社会参与健康治理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打造有利于人民群众健康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环境。
无烟环境提升行动 全面加强无烟环境建设。积极创建无烟党政机构、无烟医疗机构、无烟学校。推进控烟立法。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