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实施方案》出台


记者 刘露

2023-07-18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日前,《南阳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实施方案》出台。《方案》指出,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为载体,充分发挥医圣故里中医药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为南阳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造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和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促进中医药工作全面发展

制定中医药中长期发展规划 落实中医药相关政策,制定中医药发展规划和质量标准,打造网络健全、设施设备完善、人员配备合理、管理规范和中医药防治康养融合发展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设立中医药财政专项,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多元投入机制。督促各县(市、区)落实中医药发展财政投入政策。

优化中医药管理体系 各县(市、区)均设置中医药管理部门,设有中医管理科和产业发展科,明确承担中医药管理职能机构,合理配置人员力量。

加大中医药宣传推广力度 将《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和中医药科普知识作为健康教育重要内容加以推广。持续开展“仲景文化宣传月”活动,加大新闻媒体对中医药及仲景文化的宣传力度。

加大公立中医院投入力度 保障中医医疗机构的立项、建设和政府投入,改善中医医院办院条件,扩大优质服务供给。

保障中医医疗机构的用地规划、审批。根据已批准的医疗服务规划,保障中医诊疗机构和公立中医医疗机构用地的规划、审批。

加大中医药科研力度 将中医药科技发展纳入全市科技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支持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和科研规划。筹建张仲景实验室。组织本地区重大中医药科研项目,促进医药科技协同发展。建立科技主管部门与中医药主管部门协同联动的管理机制。

完善中医药医保支持政策 完善中医服务价格项目管理机制,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中优先将功能疗效明显、患者广泛接受、特色优势突出、体现劳务价值、应用历史悠久,以及成本和价格明显偏离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调价范围。开设中医日间病房,坚持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原则,遴选优势病种,探索按疗效价值付费。

推广中医药科普教育 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把中医药及仲景文化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促进青少年了解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制定传统健身活动计划,普及和推广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保健方法。

加快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推进基层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信息规范化进程。

支持本市院内中药制剂发展。制定院内制剂推广使用标准,并进行质量监管。鼓励开发的院内中医制剂在医联体内部使用。支持基层开展自采、自种、自用中药材,并制定相关标准,进行规范的质量管理。

推进中医药文旅康养发展 制定中医药文化旅游计划,组织和指导各县(市、区)开展中医药文化旅游项目,推进中医药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康养旅游基地。

深入实施中药材产业乡村振兴行动 各县(市、区)乡村产业振兴中合理布局中医药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中药材基地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与当地相适应的中药材,积极建设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开发药材深加工等产业。

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加强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将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扶持有中医药特点和优势的医疗机构发展。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设置中医诊疗区或中医科室。机构设置、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医护比、中医药人员占比等指标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城乡每万名居民有0.6至0.8名合格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

推进多层次中医医联体建设 市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各种形式的医联体,并覆盖全部县(市、区),加强对各县区中医院业务指导,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所纳入医联体建设,助力分级诊疗。

推动中医药服务进基层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部规范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置中医馆。

加强中医医共体信息化建设 加强市、县级中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县级中医医院电子病历达4级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全部接入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市、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的医联体内信息互通、共享。

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发挥中医医院辐射带动作用 成立基层中医药指导科室,设置专人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等。完善中医特色专科和临床、医技科室的服务功能,提高中医优势病种的诊疗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提高全市中医药服务的覆盖率,中医药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达60%以上。

提高基层中医诊疗能力 督促市级中医院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诊疗业务指导,不断拓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范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达35%以上。

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 做实做细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推行万名护工居家养老服务,进一步强化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优化团队建设,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积极推进“治未病”服务和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 督促市级中医院加强对重点人群、亚健康人群等提供预防保健、养生指导等“治未病”服务,指导和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

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支持市级中医院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组建培训专家队伍,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含乡村医生)进行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水平。

发挥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制定中医药宣传、预防、诊治传染病工作方案,培训和指导基层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传染病中医药宣传、预防和诊治工作。

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制定中医药参与医养结合、康复、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工作方案,指导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采用中医药方法开展相关工作。

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 市级中医院派专家培训和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市级中医院设立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或展览室,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支持引进和培养中医药高端人才 对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医师职称晋升予以政策倾斜。建立中医师承培养制度,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挂钩。完善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薪酬制度。鼓励退休中医医师到基层服务。

合理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各县(市、区)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培训指导 督导和检查各县(市、区)组织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建立标准化西学中培训基地,开展西学中培训,推动基层医生及乡村医生规范开展中医药服务。

扎实组织西学中培训 支持市中医医院建立西学中培训基地,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西学中培训,市域内的临床执业医师和乡村医生分批参加培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