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个个桑园山腰缠,一片片柞林绿满山,一只只蚕儿织锦卷。这是眼下方城县四里店镇蚕业发展的一幅新图景。近年来,该镇积极构建“桑、蚕、丝、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路子,蚕业已成为助推当地乡村振兴的“新丝路”。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四里店镇余庄村蚕桑基地,只见连行成片的桑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桑农们正忙着采摘鲜嫩的桑叶准备进行深加工。62岁的脱贫户张敬顺告诉记者,他在基地除草、施肥、采桑,一年干六个多月增收1万多元。提起现在的日子,他高兴地说:“以前的日子没有这么滋润,脱贫的时候享受国家的脱贫政策,现在又享受着乡村振兴的好政策,这都是国家的政策好跟着享受了。”
在蚕农张义晴养的蚕棚里,层层叠叠的蚕床上满是白花花的蚕茧。她告诉记者,这是她今年收获的第二茬春茧。谈及这几年养蚕带来的“红利”,她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年年承包蚕棚,今年承包一座棚,俺们蚕农一分钱本钱都不用扎,工期也不长,一个月的时间能挣一万多块钱。”
近年来,余庄村以党建为引领,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起了千亩蚕桑示范方、万亩柞蚕养殖基地、标准化养蚕大棚和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余庄村南阳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巢丝加工蚕丝被。合作社负责人徐来成介绍:“今年25个蚕棚,第一茬收了一万多斤,一年六茬,这是第二茬,收了万把斤。现在天热,少养一点,到天凉快的时候养的多了,棚全部都养,一茬收几万斤。蚕茧现在30多元一斤,除了自己加工,其余买给外地。”
据了解,四里店镇蚕业生产始于春秋,兴于两汉,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地,也是全国丝织品主要产地之一。古老的蚕桑产业如何走上“新丝路”?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传统养蚕业的优势,以产业集聚、产业链延伸、产业融合为主攻方向,推动蚕桑产业发展“接二连三”,相继开发出了蚕丝被、丝绸丝巾、桑叶茶、桑叶面、桑叶菜、蛹虫草、果桑酒、蚕砂枕等系列产品,已形成集桑苗种植、柞林保护、桑蚕和柞蚕养殖、蚕桑产品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蚕业发展新格局,绘出了乡村振兴新锦绣。四里店镇党委书记白金刚:“至目前,全镇已建成5000余亩桑园种植基地、30000余 亩柞蚕养殖基地,涉及5个行政村,参与蚕业农户达1000多户。建成养蚕大棚186座,蚕茧年产量30多万公斤,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下一步,四里店镇将继续扩大蚕桑种植面积,健全产业链条,扎实推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方城台记者 王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