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阳市委关于高水平建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 高质高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阳实践的决定》解读


记者 刘露

2023-08-14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8月10日至11日,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召开,审议并通过了《中共南阳市委关于高水平建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 高质高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阳实践的决定》(下称《决定》)。

《决定》旨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高效突破、赶超跨越,高质高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阳实践,奋力加快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高水平建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

《决定》指出,全市上下要深刻学习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把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阳实践的正确方向。要完整准确全面学习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深刻把握省委实践要求,结合南阳实际抓好贯彻落实,高质高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阳实践。

《决定》要求,把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和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贯穿到南阳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南阳力量。把准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实践,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为“奋勇争先、更加出彩”作出更大贡献。把准中国式现代化的南阳方位,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十个河南”,强力推进“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高效突破、久久为功,努力在全国百强城市排名中争先进位。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建强省域副中心城市

全市上下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自觉担负起高水平建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在拉高标杆中争先进位,在加压奋进中开创新局。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十个河南”,紧紧围绕高水平建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紧扣“三区一中心一高地”战略定位,强力推进“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奋力加快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

主要目标:到2035年,我市要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南阳,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达到1.5万亿元;建成教育强市、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新时代人才强市;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建成,内外联动、安全高效的开放体系全面形成;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和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营商环境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公共文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建成文化强市;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建成更高水平的平安南阳、法治南阳;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进全省第一方阵,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锚定发展第一要务 建设富强活力南阳

高水平建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必须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重中之重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南阳的核心竞争力。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力实施“5+N”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计划,聚焦21个重点产业链,深入实施制造业发展“553”工程,力争“十四五”末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0亿元。积极抢滩新能源汽车、家用机器人、头戴式AR/VR设备、柔性显示、3D打印设备等“风口”产业。提速构建“一中心、三片区、多节点”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引进万达、奥特莱斯等有实力有品牌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培育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发展大数据产业,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格局。推进开发区产业规模倍增、能级提升。瞄准“三类500强”企业,探索集群引进模式,积极构建全球化招商体系。

强力实施科教兴宛、创新驱动、人才强市战略。支持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更名为大学,推动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升格为本科院校。推进牧原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战略重组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等,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建立科技成果“沿途下蛋”转化机制,构建“孵化加速+投资驱动+场景开放”机制。迭代升级“诸葛英才计划”,健全“全职+柔性”机制,大力引进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潜力人才。用好院士小镇、人才公寓、青年人才驿站等载体,积极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提升城市能级品质。加快社旗、镇平、唐河城区化管理,推动“一中心三组团”向心发展,支持邓州、方城高水平建设市域副中心城市。以打造白河生态经济带为重点,坚持携河发展战略,提速白河大道、滨河大道、白河水道“三个贯通”,深入谋划打造白河“十大景观”,加快总部经济港、中央商务区等核心区域规划建设;加快中欧产业园等建设,促使中心城区产业振兴,“十四五”末经济首位度突破35%。围绕“一河九园九片区”,深入开展城市更新提质行动计划。启动中心城区货运环城大通道建设,谋划推进轻轨、高架桥等城市骨架快速路建设,打造“轨道+高架+隧道+快速路+外环路”的立体交通网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广“吨粮田”集成模式,“十四五”末建成千万亩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产能稳定在140亿斤以上。加快规划建设一批乡村振兴产业园,打造豫西南预制菜产业新高地和全国重要食品产业基地。培育田园养生、研学科普、民宿康养、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推进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以及农技、农机、农经“三支队伍”改革。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力争2025年底全市50%以上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创成“美丽小镇”,30%以上的行政村创成“四美乡村”,50%以上的农户庭院创成“五美庭院”。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RCEP,实施中欧班列市内货源挖掘和“班列+园区”行动。加快建设中国(南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建设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园区,建成区域进出口商品分拨集散和消费中心。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壮大南(阳)襄(阳)城市组团,加速南襄一体化进程,携手共建万亿级双城经济圈。

突出公正公平公开 建设法治诚信南阳

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市各领域全过程,全方位构建法治信用体系,形成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公平正义普惠人民、诚实守信蔚然成风的良好局面。

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新时代南阳人大工作“1+3+N”新格局,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用好市县乡村“四级七种”代表联络平台体系,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市域全覆盖,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

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南阳。推进“小切口”立法,加强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健全社会治理急需、人民美好生活必备的法规制度。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营造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法治化环境,创成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力争在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中始终保持领先位次。加大对政府、国有企业和公务员失信行为惩处和曝光力度,强化社会各方对政务诚信的评价监督,形成多方监督的信用约束体系。在重点领域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制定颁布诚信公约,激活公民诚信意识,营造诚实守信、重信践诺的浓厚氛围。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建设低成本创业南阳

实施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持续迭代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方案,推动形成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面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全力打造“无证明无审批城市”。大力推广集成办、集约办、容缺办、智慧办、精准办,全面打响“宛美”政务服务品牌。探索推广外资业务“一窗办理”。全市工业投资项目全面实行“承诺制+标准地”模式,切实把市场主体在南阳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降到最低。

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倡树“六心”服企精神,完善“企业服务日”制度,办好“企业家节”,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做多做活。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头雁计划”、单项冠军企业登高计划、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和企业上市倍增计划。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万人助万企”服务窗口,深化市场主体“评市直部门、评重点科室、评基层站所”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营商环境“体验官”活动,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提速南阳机场改扩建和迁建升级工程,强化南阳机场与国内外主要枢纽机场战略合作,发展全货机航班。加快唐河、白河航运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建设中心城区航运码头。加快推动南信合高铁开工建设,争取南阳至十堰高铁、洛南襄高铁纳入国家规划。加快渑淅、南邓、焦唐、嵩内、郑南等高速公路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陆港经济区、临空经济区和河港经济区,打造立足豫西南、辐射全国、联通国际的重要物流枢纽。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大脑”和企业云、政务云、民生云建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建设幸福美丽南阳

推进生态保护系统化、环境治理精细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一体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建成山川秀丽、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大美南阳、幸福南阳。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加快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打造“江山论”典范城市。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体系,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深化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向县乡村延伸。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健全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着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商业圈、文化圈、养老圈、就学圈、医疗圈,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健全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维护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加快推进鸭河口、引丹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年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努力争创国字号“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速医圣文化园建设,加快建设河南国医学院。实施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工程”,推进市中医院新院、国家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等项目建设。发挥“八大宛药”等道地中药材资源优势,打造“宛药经济走廊”和中医药产业“硅谷”,建设千亿级中医药产业集群。实施艾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打响“南阳艾”品牌。

推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加快华侨城、中华恐龙园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整修历史文化街区,加强黄山遗址、邓州宋金古街等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实施“文旅+”战略,推动文旅向“全域、全季、全民、全业态、全要素”迈进,加快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小镇、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医养结合基地,加快由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产业强市转变。

提升治理能力水平 建设平安文明南阳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努力让南阳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盈。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南水北调精神。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围绕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生动实践,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唱响好声音。常态化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巩固提升,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提质增效,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深入挖掘南阳楚汉文化、“四圣”文化、官德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商埠文化、根亲文化,创作推广一批文艺精品。发展全链条文创产业,持续推动烙画、玉雕等非遗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书香南阳,不断完善图书馆、职工书屋、农家书屋、诸葛书屋等设施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均等化共享。

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化“三不四零”平安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创建,健全“五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全面建成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全面从严管党治党 建设高效清正南阳

扛稳党建“第一责任”,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意志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高水平建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强保证。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委议事协调机构,善于抓总抓重抓要,提高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能力。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请示报告制度,落实“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发现问题、建强班子,提升工作、促进发展,使党组织更加团结、更加具有战斗力。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开展党委(党组)“第一议题”学习示范点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示范班建设,拓展用好读书班、研讨班等形式,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和干部学院党性教育重要作用。

着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鲜明叫响“政治力强、观念先进、行动迅速、善作善成、勇争第一、廉政为民”二十四字干部行为准则,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强的干部队伍。大力弘扬“四敢”精神,增强“主人翁”意识,驰而不息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大转观念、大提效能、大促发展。稳步推进“113党政领导人才培育工程”,深入实施“墩苗育苗”计划,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干事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营造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持续夯实基层基础。以“五星”党支部创建为抓手,深化拓展全域党建,建强基层战斗堡垒。畅通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晋升录用渠道,继续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大力推进清廉南阳建设。完善动态清除、常态惩治机制,始终保持零容忍震慑不变、高压惩治力量常在。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发挥巡察利剑和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作用,强化纪巡审联动,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深化以案促改,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方式,推进防范和治理腐败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