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高质高效推进县域数字医共体建设


记者 刘露

2023-10-16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近年来,南阳市卫健体委围绕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在高质量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过程中,积极推进数字化医共体建设,借力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新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实现了“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改革目标。截至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挂牌成立18家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数字化信息平台覆盖217家乡镇卫生院、4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的加速度“跑”出了南阳医疗新格局的高效率。这是记者从10月12日至13日在我市召开的河南省数字医共体建设现场观摩会暨卫生健康信息化重点工作任务培训会上获悉的。此外,会议还宣读了2023年河南省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评价结果。南阳市、新野县、唐河县、内乡县等获评市级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先进单位;新野县等获评数字医共体建设标兵单位。

聚焦健康服务升级 强化顶层设计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卫生健康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水平作为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责任目标。建立由一把手牵头、多部门合作的推进机制,将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健康南阳”建设总体考核,严格设定工作目标,建立结果跟踪落实月通报机制。

卫健、财政、大数据局、人社、医保、发改等部门密切协作,将医疗服务、疾病防控、妇幼保健、资金监管等融入系统建设,按照“市县共建、全域覆盖、互联互通、全民共享”的原则,逐项细化分解任务,有效提升了卫生健康信息整合效率。注重医共体信息化的顶层设计,从整合部门资源、打破信息壁垒入手,统一建设标准,优化平台架构,加大管理力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避免项目重复建设。

聚焦数字改革赋能 创新健康应用

指导各县区制定适应当地医共体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方案,督促落实制度、机构、人员、经费保障,定期考核项目推进、运营情况。

聚焦智慧医疗、区域影像中心、全员人口库等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借鉴全省及我市疫情防控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做法,以应用场景为驱动,从一码通融合服务、一体化共享服务、家医签约服务等多个维度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卫生健康服务。

完善“健康南阳”便民服务平台,形成健康南阳通、南阳健康宝、全民健身平台等多维一体化服务体系。统一全市居民看病就医线上入口,为群众提供就医一卡通、健康档案查询、检查结果查询、预约挂号、在线诊疗等功能,实现医疗卫生服务跨系统、跨机构、跨地域费用结算和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平台上线以来,累计注册电子健康卡(码)超800万张,电子健康卡(码)使用超1.5亿人次。

汇集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诊疗数据、基层基本公卫数据,完善和丰富电子健康档案内容,建立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等基础数据库,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构建了全区域、全机构和全生命过程的一体化健康信息体系。

开发医生端手机App、微信端公众号、小程序,搭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服务互动平台,提供在线慢病随访、健康管理、延伸处方等服务。

在全省率先实现“出生一件事”线上办理,将出生医学证明办理、预防接种证办理、户口登记、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登记、社保卡办理、电子健康卡办理等事项组合形成“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为符合落户政策的新生儿提供多证联办服务,实现信息便民惠民的目标。

聚焦就医感受提升 加强资源共享

积极构建上联省市、下联乡村的五级远程诊疗服务体系,全力支持、推进各县市区建设心电、影像、会诊、病理、检验、供应等六大远程中心,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医共体牵头医院建设患者数据的全流程运转的一体化医疗信息系统,支持跨系统识别,实现全流程跟踪和闭环管理。医共体成员单位建设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信息化系统,通过医生站实现公卫报告、公卫随访、健康档案、家医签约、健康宣教、健康体检与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协同服务。2023年以来,我市开展远程心电诊断16.6万例、远程影像诊断13.1万例、远程会诊2199例,真正做到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报告共享”,既较好地解决了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不全、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又让患者就近享受到了优质、全面的健康服务,有效降低了基层患者外转率。

整合政府、银行、医疗机构资源,全面推行诊疗费用快捷支付。根据患者信用额度,在就医诊疗中实行信用支付,先诊疗后付费。依托支付平台,累计提供床旁结算、诊间结算、人工窗口结算、处方及检查单二维码支付、手机线上支付、自助设备支付等便捷付费结算647万余人次,有效解决“一次就诊、多次缴费、排队时长”的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