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第一学历”歧视的话题不断升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教育部曾于2021年公开回应,学历通常指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第一学历”的概念。然而,实际招聘中,用人单位把“第一学历”作为招聘“门槛”的现象依然存在,让不少求职者吃尽苦头。这种现象不仅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也制约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必须认识到,“第一学历”歧视是一种典型的“出身论”,违背了“英雄不问出处”的基本社会常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学历已经不再是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用人单位如果还抱着“唯名校”“唯学历”的陈旧观念不放,不仅会错失大量优秀人才,也会让自身的发展陷入僵化。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第一学历”歧视的根源是社会对教育资源和机会分配的不均衡。
我国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相对稀缺,能够进入211、985等名校接受教育的毕竟是少数人。很多人高考时虽未能进入理想的高校,但依然能够在学术或职业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第一学历”歧视无视这些人的努力和成就,无疑是对人才极大的浪费和不尊重。
破除“第一学历”歧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共同努力。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学历认证的标准和程序,让“第一学历”这一概念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对于存在“第一学历”歧视等违规行为的用人单位,应依法予以惩处和纠正,切实维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形成公平、有序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要注重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是过分看重学历背景,这样才能吸引和留住那些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求职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学历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个人的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只有这些方面得到提升,才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合力破除“第一学历”歧视,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这不仅是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