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改革决策部署,梳理和总结我市2023年度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性成效和经验,市委改革办于2024年1月初启动2023年度优秀改革案例评选工作,结合季度评优、典型挖掘、行业影响力、群众获得感和推广价值等,经过严格审核,从126个改革典型案例中评选出“十佳”改革案例和“十优”改革案例,现予以公布:
一、“十佳”改革案例
1.探索建立“纪巡审”联动监督新机制。研究出台《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和审计监督贯通协同高效实施办法》,以机制创新释放监督效能。从乡村振兴领域重大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小切口”切入,探索构建专项整治专项巡察、专项审计联动工作新模式,定期会商、信息共享、协作配合,推动解决问题92个,挽回经济损失367万元,督促拨付应拨未拨资金1.42亿元。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成果共享互用,推进“纪巡审”监督贯通融合。(案例单位: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办、市审计局)
2.招标采购领域应用电子营业执照走在全国前列。南阳利用作为电子营业执照全国首批试点城市的有利条件,制定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总体方案,统筹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系统建设,实现招标采购业务全流程“一照通办”,交易主体“免注册、无介质、零成本”,成为继深圳、上海和南京后全国第四个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在招标采购领域运用的城市,被省委改革办红榜通报表扬。(案例单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3.创新开设《问政南阳》,擦亮融媒问政品牌。2023年3月,大型融媒问政访谈节目《问政南阳》正式开播。节目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改革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针对热力供暖、燃气保供、营商环境、噪音污染、项目推进、物业管理等开展问政。通过打造“公众参与、媒体监督、干群互动、呼应民生”问政平台,架起了群众与政府面对面沟通的桥梁,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提升了治理效能、擦亮了媒体问政品牌。(案例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南阳广播电视台)
4.实施便民就医少跑腿“微改革”,增强群众获得感。紧紧围绕群众就医过程中的“关键小事”,创新服务理念,整合医疗资源,优化就诊流程,推行“便民就医少跑腿”七项举措,为就医群众提供会诊转诊一站式服务、院内智能导航服务、24小时内完成门诊患者医技检查、医保电子凭证全场景应用服务、诊间支付服务、病区结算服务、病案复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等便捷服务。为患者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也降低了医院运行成本,提升了医院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案例单位:市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
5.在全国率先开展“信用三区”建设,拓展场景应用。创新开展“信用社区、信用街区、信用园区”建设,全面推进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社区、街区、园区各环节深度融合,持续拓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巩固了南阳市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有关经验获得省发展改革委的充分肯定,南阳市在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培训会上作典型发言、在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介绍经验做法。(案例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
6.创新实施区域评估涉水事项“多评合一”模式,实现“四减”目标。在全省率先开展区域评估涉水事项“多评合一”模式,对开发区内涉水的洪水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方案等事项编制一本评价报告、一次提出申请、一次组织评审、一次完成审批。该模式实施后,减少审批事项2项,压缩法定审批时间58个工作日,减少申请材料9项,实现了“减审批、减时间、减材料、减负担”的目标,创出了水利审批的“南阳模式”,该模式入选全省营商环境十大案例。(案例单位:市水利局)
7.打造联合验收新模式,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采取一窗受理、压缩时限、技术指导、整合验收、验登合一“五项措施”,通过审批系统提供1套验收材料,组织1次现场验收,打造由“一个企业多部门跑”转变为“多部门跑一个企业”的服务模式,形成了联合验收“南阳经验”,将联合验收办结时间由法定38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切实解决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环节多、材料繁、耗时长、来回跑等问题,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办理建筑许可”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案例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8.“五链协同”赋能公共资源交易提质增效。卧龙区构建完善公共资源数字化交易平台体系,推动审核链、技术链、机制链、服务链、管理链“五链协同”,积极营造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数治”环境、公平正义的信用环境、优质暖心的服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高效率配置。2023年共完成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国有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交易项目155个,交易金额36.3亿元,节约资金3758万元。该经验于2023年9月6日被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专期刊发,全市尚属首次。(案例单位:卧龙区)
9.探索实行“一保五滤”工作法,有效化解基层纠纷。内乡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湍东镇探索实施“一保五滤”化解电动车交通事故纠纷工作法(办理保险、普法宣传滤隐患,速调速赔滤苗头,警地联动滤爆点,共享法庭滤疑难,司法建议滤乱象)。该模式推行以来,交通事故量、因交通事故引发的诉讼案件量同比分别下降26.6%、41.7%。2023年11月,该经验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案例单位:内乡县)
10.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搭建产业振兴新平台。唐河县按照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思路,将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作为重要载体,从科学规划、项目招引、要素保障、利益联结等方面综合用力,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产业振兴新路子。全县19个乡村振兴产业园入驻企业111家,完成投资36亿元,总产值30亿元,就业4000余人。省委书记楼阳生同志调研唐河时,对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充分肯定。该做法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案例单位:唐河县)
二、“十优”改革案例
1.上线运行全省首家一体化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开拓市场监管新路径。为有效破解市场主体快速增长、企业竞争持续加剧、商品种类消费模式日益多样化与有限监管力量、繁重复杂监管任务之间的矛盾,于2023年6月19日正式上线运行全省首家一体化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平台探索“全链条精准服务,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模式,开拓“一网感知全局、一键指挥到位、一屏展示成效”市场监管新路径,以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化手段营造高效便捷、竞争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案例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全省首创“无感审批”模式,不断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建立“无感审批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动态监管系统”,收集归集政务信息资源、历史数据、处罚及信用信息30余万条,针对全市交通运输客货运、水运等全量服务对象20余万人,提供全行业203项行政审批事项申办和全生命周期质量信誉考核动态监管,简化申请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实现“掌上办、智能办”,群众满意率大幅提升。(案例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3.探索实施“四全”新模式,持续优化就业创业生态环境。持续完善以“政策搭建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主线的顶层设计,打造“全方位”主体培育、“全周期”创业孵化、“全要素”创业扶持、“全领域”创业引导的新模式,全市就业创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南阳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被国家人社部批准,成为2023年河南省唯一获批的此类项目。(案例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4.实施“三大工程”,赋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中医药数字溯源、高价值专利培育、品牌培育等重点,实施“数字溯源工程”,构建放心药材生态圈;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激活中医药时代动力;实施“宛药品牌培育工程”,扩大知识产权品牌效应,在中医药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发力,赋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共拥有中医药相关专利1083项、有效发明专利114项,相关做法入选全国30个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案例单位:市中医药发展局)
5.四厅同办、数字赋能、精准服务,实现不动产登记“身边办”。将市级行政服务大厅不动产登记全业务、整链条延伸拓展至宛城、卧龙和高新三区行政服务大厅,统一服务标准、规范业务流程、完善功能设置、健全督查机制,构建“同城通办、多点可办、就近能办”的“四厅同办”服务体系,以数字赋能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不动产登记服务秘书提供一对一上门精准服务,实现不动产登记服务从“窗口”到“身边”的转变。(案例单位: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
6.优化科创服务模式,打造“宛美科创”政务服务品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一个服务目标、“线上+线下”两种服务路径、三个企业服务数据库、四个服务清单、五大服务区域“一二三四五”模式,打好科技服务“组合拳”,全力创建便捷、高效、优质的“宛美科创”政务服务品牌,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7家、历年最多,总量累计达到644家;备案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5000家,同比增长率全省第一。承担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创新创业活跃度)排名较往年实现明显提升,从第三方阵跃升至全省第二名。(案例单位:市科学技术局)
7.创新“期货6+”金融服务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解决农业发展实际困难,内乡县先行先试,在实施“保险+期货”的基础上,以花生产业保价稳产为突破口,融合产销周期和金融避险工具,创新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银行+保险+期货+订单收购+期权补贴”(简称“期货6+”)全链条农村金融服务模式。该模式建立了政府与机构共同主导、多方参与的跨界合作机制,帮助农民实现种植有钱、保价优价、销售通畅,有效激活了农业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目前这一模式正逐步在全市推广。(案例单位:市金融工作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南阳监管分局、内乡县)
8.实施“1161”工程,全面推进数字医共体高质量发展。创新实施数字医共体建设“1161”工程,即“一把手”工程高站位推动,“一个信息化平台”高效率支撑,远程医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全程健康管理、中医智能辅诊、便民惠民、管理决策等“六项业务应用”高质量服务,“一个建设成效监管评价体系”高标准落实,实现了县域医疗资源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便民惠民。新野县在2024年全国卫生健康规划信息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全省数字医共体建设现场观摩会在新野县召开。(案例单位:新野县、市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
9.探索“五步工作法”,高效盘活涉法涉诉类低效用地。紧盯涉法涉诉类低效用地整治,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建立“专班+属地+开发区”三层责任落实机制、涉法涉诉低效用地巡察机制、涉法涉诉低效用地审计机制,探索实施清算、清场、托管、盘活、处置“五步工作法”,高效盘活涉法涉诉类闲置土地厂房11万平方米,新招引入驻化纤产业项目4个,为打造百亿级化纤产业集群、南阳最大化纤产业基地提供有力的要素保障。该做法被省委改革办《改革简报》专期刊发。(案例单位:邓州市)
10.全省率先建立“土地出让+生态价值”模式,助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紧抓全国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机遇,在全省率先将附带生态产品价值的国有土地,通过“土地资源资产价值+生态产品溢价”的方式,进行公开挂牌出让,着力破解准公共性生态产品“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难”等问题,持续释放经济发展“绿色动能”,推动生态“好颜值”变为生态“好价值”。该做法被省委改革办《改革简报》专期刊发。(案例单位:西峡县)
来源:南阳市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