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良法善治,既要找准“问题眼”、精准发力,又要练好“绣花功”、绵绵用力。“问题眼”就是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不利因素和现实难题。如何实现良法善治,不仅需要练就慧眼,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找到问题根源,又要敢于碰硬,用务实管用的措施实现破题开局。对于身在基层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党组织书记和党员来说,尤需找准“问题眼”,练就“绣花功”。
靶向用力,解决问题。对标发力,事半功倍。困扰基层的矛盾与难题千丝万缕、错综复杂,只有把“靶心”找出来,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才能确保箭无虚发、矢矢中的。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既是破题开局的出发点,更是良法善治的落脚点。发挥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的天然优势,找准“落针点”,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找实,不推不拖不躲,体现的不仅是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优良作风,更是把握规律、循路而行的无穷智慧。
凝聚合力,向阳而行。实现良法善治,离不开同心同向,群策群力。在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下,把党员、驻地机关企事业单位、经营主体、热心群众动员起来,参与共建共治,形成同题共答的强大合力。尤其是要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激情与活力,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聚众智合众力,推动基层治理向阳而行。
绵绵发力,取得长效。解题重实效,善治贵恒久。基层治理不是“一锤子”买卖,而需一针一线、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所以,实现良法善治常态长效,需要围绕矛盾排查、议事协商、公共服务、人员保障等重点环节加强制度建设,为良法善治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探索“三找五必到”工作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有效解决问题矛盾,让群众“遇事有人问、遇难有人帮”形成一种新常态。
解题要有“打虎劲”,善治需练“绣花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找准“问题眼”、下足“绣花功”,通过靶向发力、凝聚合力、绵绵用力,扫除影响和制约群众生产生活的矛盾问题,构建和谐友好的宜居生态,让幸福生活与群众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