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1月26日,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在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七里岗经历了长征途中生死攸关的一战。红二十五军以不足3000人的兵力,击退了国民党数万步骑兵的堵击,挺进伏牛山区,后经长途跋涉,先期到达陕北,为迎接中央红军北上奠定了基础。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独树镇战斗称作“鏖战独树镇”,与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并列为红军长征八大著名战例。
出发长征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率领2980余名将士从信阳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17日从信阳东双河与柳林之间越过平汉铁路,于19日凌晨进入豫鄂交界的桐柏山区月河、金桥一带。
蒋介石获悉后,急令国民党高级将领上官云相为总指挥,速令“追剿纵队”5个支队和东北军第一一五师奔袭追击,令驻河南南阳、泌阳、方城、叶县一带的庞炳勋第四十军和驻湖北老河口的萧之楚第四十四师迎头截击。敌人以30多个团优势兵力,杀气腾腾地围追堵截,力图趁红二十五军脱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孤军长征之际而歼灭之。国民党军先后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三个地区布置了歼灭红军的包围圈,第一个是宛东咽喉桐柏山区,第二个是位临许(昌)南(阳)公路的方城县独树镇,第三个是卢氏城南入陕必经隘口。
红二十五军进入桐柏山区后,中共鄂豫边工委书记张星江主动前去与红二十五军联系,向红二十五军首长汇报了鄂豫边地方党组织的状况和国民党军近期活动情况,并亲自担任向导。中共鄂豫皖省委及红二十五军领导人经过实地考察和听取张星江的介绍后认为,桐柏山区在地理位置上靠平汉铁路和汉水太近,回旋范围狭小,难以立足发展。于是,果断决定立即向河南省西部的伏牛山区推进,如伏牛山也不宜立足,便进军陕南地区。
在南阳地区地下党组织和当地民众的协助下,红二十军佯攻枣阳、激战歇马岭,跳出国民党军在桐柏山设下的包围圈,向西北挺进。但敌四十军军长庞炳勋判断红二十五军“似有经象河关及叶县、方城间独树镇、保安寨西窜模样”,遂急忙调整部署,令该军一一五旅由赊店镇北返方城独树镇之七里岗、砚山铺一带截击,驻叶县第四十军骑兵团南下保安寨配合堵截,骑兵第五师由泌阳出发,经羊册、酒店向独树镇方向“堵剿”,“追剿纵队”5个支队仍在后面紧追。
11月25日晚,红二十五军到达泌阳县象河关西北的王店、土凤园、小张庄一带,由此进入方城县境,敌“追剿纵队”第二支队跟踪而至,并向土凤园发动进攻。驻土凤园的红二十五军直属队和第二二五团予敌以打击后,沿小道赶到王店,与国军主力会合。26日拂晓,敌“追剿纵队”又尾追而来。这时,红二十五军距许(昌)南(阳)公路只有20多公里,过了公路即是伏牛山东麓。为了争取时间迅速穿过许南公路,军首长决定:留下二二三团就地阻击敌人,其余部队立即出发。这天,恰遇寒流,气温陡降,雨雪交加,寒风刺骨,红二十五军指战员衣服单薄,又被雨雪湿透,饥寒交迫,加上道路泥泞,步履艰难。但是,全军上下不畏艰难,顶风冒雨,朝着方城县独树镇七里岗附近的公路地段急速行进。
鏖战独树
七里岗,是伏牛山东麓向南延伸的一条土岗,长15华里。东面,紧邻砚河,地势陡峭,并伴有不少自然形成的深沟;西面,坡度平缓,连着一片平原。许南公路穿越这里时几乎是东西走向,将七里岗拦腰截断,路基下降十几米,形成一个人工地堑。
26日上午11时,敌四十军一一五旅二三○团到达七里岗村和与其隔河相望的砚山铺村,旅直和二二九团到达七里岗以西公路两侧的焦庄、段庄、马庄、辛庄等村,该军骑兵团到达砚河以东的屈阉、小稻田、三里河等村,构筑临时工事,形成东西长10华里的弧形堵击线,封锁了公路。并且,敌军装备精良,弹药充足。据当时敌军报告资料所载,仅其一一五旅,就有战斗人员2460余人,战马305匹,步枪1800多支,重机枪22挺,迫击炮12门。
下午1时许,红二十五军二二四团沿七里岗脊北进,当接近许南公路时,埋伏在公路两侧的敌军突然发起猛烈攻击。因天气恶劣,能见度低,二十五军先头部队事前没有发现敌情。敌人开火后,我先头部队几乎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加上寒流袭击,绝大多数红军战士的手被冻僵,拉不开枪栓,零星打响的火力,不能有效地反击敌人,以致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敌军见有机可乘,立即发起冲锋,并从两翼包抄上来,抢占了公路南侧的小山脊和截断沟两处有利地形,把红二十五军先头部队压在公路以南的杨武岗村附近。就在这十分危急时刻,从后面跑步赶到阵前的军政委吴焕先一面指挥二二五团三连连长张海文带领全连冲到前面去反击,一面高声命令:“同志们!就地卧倒,坚决顶住敌人,决不能后退!”在军政委的指挥下,红军很快稳住了阵脚,利用地形地物进行抗击。遭到反击的敌军,并未停止攻击,仍旧气势汹汹地猛扑过来。吴焕先当即从交通队员身上抽出一把大刀,大声疾呼:“同志们,现在是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共产党员跟我上!”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带领部队反扑过去,与敌人展开白刃战。这一反击,为红二十五军争得了短暂时间,使后继部队及时投入战斗。但气焰嚣张的敌军倚仗优势,仍不顾一切地冲过来,进攻的势头有增无减。正在此时,副军长徐海东带领第二二三团跑步赶到,立即投入拼杀。经过一番恶战,终于把正面进攻之敌压了回去,攻占了小山脊和截断沟,占据了有利地形。此时,敌军并不甘心,潮水般地反扑过来,红二十五军指战员凭借有利地势,浴血奋战,一次又一次地把敌军顶了回去。尽管敌军以整连整连的密集队形,进行疯狂反扑,并不断用迫击炮向红军阵地轰击,但小山脊、截断沟和杨武岗一线阵地始终为红二十五军牢牢控制。
战斗持续到下午3时许,红二十五军二二三团在军首长的直接指挥下,向七里岗村附近的敌人发起冲锋,欲夺取公路北侧的有利地形,打开一个缺口,使全军通过公路。冲锋开始,红二十五军以多路纵队,向北猛扑过去,隐蔽在七里岗村和公路沟里的敌人抵挡不住红军的凌厉攻击,纷纷向东西两面退去,我军冲过公路,并一度占领任岗村,使敌纵深受到攻击。
敌人见红二十五军先头部队冲过公路,急忙调集一个步兵营和一个骑兵连的兵力,凭借任岗村北面的古驿道路沟和砚河西岸进行拼命抵抗。十来挺轻重机枪组成交叉火力网向冲锋的红军队形疯狂扫射,安放在砚山铺村头的迫击炮也向公路南北两侧红军阵地连连轰击。由于正面受阻,加上东侧面的威胁,红二十五军先后组织三次冲锋,均未奏效。下午4时左右,全部退回公路以南,转为固守,并牢牢控制着杨武岗、上曹屯、刘庄等村。敌人则布防于公路沿线。一场血战由此转为僵持状态。战斗中,红二十五军伤亡300多人。
天黑以后,风雪大作,接着转为大雨。红二十五军乘机撤到张庄附近。此时,敌骑五师和“追剿纵队”已分别由羊册、象河关地区逼近独树镇东南一带,红二十五军直接受到敌人20多个团的包围。在张庄,军部召开紧急会议,研究下步行动方案。会上,吴焕先等人在分析敌情后一致认为:敌军前堵后追,我军腹背受敌,又是孤军作战,如不迅速脱离这一危险地区,就会在这地势平坦、人地生疏的敌占区里和数万敌军进行决战,其后果将不堪设想。根据当地老乡提供的在保安寨以北有几条东西走向的土岭更加接近伏牛山的情况,会议决定连夜绕道突围。当夜一更天,风更大,雨更急,红二十五军全体指战员不顾极度饥饿疲劳,由鄂豫边工委书记张星江和张庄农民王永合带路,冒着风雨,沿着泥泞不堪的田间小路悄然出发了。许多负伤同志忍着极大伤痛,坚持随军突围。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刘华清因左腿负伤,军政治部准备为他找一户可靠的人家就地留下养伤,并发给几块银元做安置费。刘华清挣扎着找到政治部主任戴季英,坚决要求跟随部队走。戴季英面带难色,表示:“你不留下怎么办,这次打远游击,靠的就是两条腿,可你恰恰伤在腿部,走不成路,怎能随军打远游击。”这时,军政治部秘书长程坦将自己的乘马匆匆地牵到刘华清身边,并将他扶上马背,跟随部队出发。
当晚,红二十五军从张庄出发,向东北方向行进,经李庵、刘岗中间,乔坟、牛庵东折转北进,从敌军的夹缝中穿过,到张焕庄接近许南公路时,迅速展开,从南起寨河北至沈庄十数里长的路段上分多路迅速跨过许南公路。27日上午,敌第四十军一一五旅和骑兵团又尾追而来。红二十五军占领五里坡、高老山一带高地,将敌击退。接着,沿方城、叶县边界山地西进。当晚宿营在方城的徐沟和叶县何家岭、叶家沟等村。28日晨,当红二十五军前卫部队进至拐河镇东北的孤石滩通过澧河时,敌第四十军骑兵第五师和第一一五旅、骑兵团分别由拐河、常村追来,从南北两面向红军夹击,并控制了澧河两岸红二十五军前进道路两侧的部分高地。第二二三团强渡澧河,攻占纸房以东高地,击退敌骑兵第五师的进攻,控制了入山要道。与此同时,第二二五团也迅速渡过澧河。吴焕先政委命令该团三营九连连长韩先楚带领该连迅速抢占上马村以北山上的围寨,击退敌骑兵团和第一一五旅的进攻,掩护军直属队和第二二四团过河。然后,红二十五军又在方城之果木庄、交界岭击退尾追之敌,经方城的神林和鲁山县的熊背等地继续西进,进入伏牛山区。
传承精神
鏖战独树镇,是红二十五军长征中生死攸关的一场血战。这次战斗粉碎了蒋介石妄图将红二十五军围歼于远征途中的阴谋,为红二十五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并先期到达陕北,迎接中央红军北上奠定了基础,充分彰显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红二十五军在远离党中央的情况下,孤军远征10个月,艰苦转战万余里,在长征途中独立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并于1935年9月15日率先到达陕北,与刘志丹率领的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胜利会师,9月18日,3支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系列。在参加长征的四支主力红军中,红二十五军是第一支完成长征的队伍,是平均年龄最小(只有十三四岁)的队伍,是长征结束后唯一一支人数增加的队伍,为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陕北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被誉为“中央红军之向导”和“北上先锋”,毛泽东曾称赞红二十五军“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
1996年10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讲话中,对“血战独树镇”给予了高度评价。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中又强调指出:“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都为长征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红二十五军长征途经南阳时,挥师桐柏山,血战独树镇;在陕南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后,又奔袭荆紫关,激战西坪镇,在宛属大地留下了一段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英勇无敌、气壮山河的红色记忆。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长征精神,1997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批准,中共方城县委、方城县人民政府筹集资金50多万元,在红二十五军当年独树镇战斗发生地,兴建了红二十五军独树镇战斗遗址纪念碑。2013年,方城县委、县政府以“红二十五军独树镇战斗遗址纪念碑”为中心,修建独树镇烈士陵园,并将散葬在全县各地的革命烈士墓,集中迁葬到红二十五军独树镇战斗纪念碑附近。2021年,方城县修建鏖战独树镇烈士史料展示厅,用声、光、电、图文形式生动再现了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的战斗历程。逐步形成了集一碑一陵园一馆为一体的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纪念地,成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展烈士纪念、党史学习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前往悼念烈士、参观学习达10万余人次。
90年过去了,独树镇那场惊心动魄的鏖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红二十五军将士们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壮举和彰显出的伟大长征精神,如同璀璨星辰,永远镌刻在南阳人民的心中。这份精神力量,就像一股不竭的源泉,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南阳儿女,更是跨越地域限制,宛如一条坚韧不拔的纽带,将中华儿女紧紧相连,鼓舞着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始终坚信心中的理想信念,脚下必定会有无尽的力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过去,不仅要铭记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更要继承和发扬红二十五军将士鏖战独树镇的英勇精神,将其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动力。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在伟大长征精神的指引下,围绕“建强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 奔向新辉煌”的目标,大力弘扬忠诚品格、民本情怀、躬耕精神、忧乐境界、科圣追求、清正风尚,以“五聚五提”为抓手,励精图治、干事创业,凝心聚力、拼搏奋进,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阳新篇章。
(来源: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执笔人:王柏林)